第89章 五書之祖 (第1/3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說楷書之祖鍾繇
鍾繇被稱為“楷書之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推動楷書字型的形成與發展:
字型演變的關鍵人物:鍾繇所處的時期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演變並接近完成的階段,他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程序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他將隸書中方正平直的筆畫加以集中,用橫和捺代替隸書中的蠶頭燕尾,又把篆書和草書中的圓轉筆法引入,改變了隸書扁平的字形以及章法上行窄、字寬的佈局,形成了形體方正、筆畫偏直、可做楷模的楷書。可以說他是楷書發展過程中的關鍵過渡人物,為楷書的定型奠定了基礎。
官方認可的推動:鍾繇身為曹魏時期的大官僚,地位很高,他用楷書來寫“奏章”,這一行為使得原來在民間流行的楷書開始獲得官方認可,成為文人志士認可的一種書體,從而大大推動了楷書的發展與傳播。
2。獨特的書法風格與藝術成就:
古樸自然的風格:鍾繇的楷書具有古樸典雅、天然質樸的風格,無刻意勾畫之處,渾然天成。其筆畫渾厚質樸,字型寬博而多扁方,給人一種獨特的藝術美感。
較高的藝術價值:他的作品如《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等,充分表現了魏晉時代正走向成熟的楷書的藝術特徵,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作品不僅是當時楷書的典範,也為後世楷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鑑。
3。深遠的歷史影響:
對後世書法家的影響:鍾繇的楷書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眾多書法家都曾潛心鑽研其書法。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種鐘體臨本,後來的張旭、懷素、顏真卿、黃庭堅等在書體創作上也都從各方面吸收了鐘體之長、鍾論之要。可以說,鍾繇的書法為後世書法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和啟示。
書史地位的奠定:在中國書法史上,鍾繇和東漢的張芝被合稱為“鍾張”,又與東晉書聖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同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合稱“書中四賢”,可見其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極其重要,對漢字書法的創立、發展、流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再說草書。
草書之祖一般指的是東漢書法家張芝。他出生於官宦家庭,拒絕朝廷徵召,潛心研究書法。張芝在草書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創新寫法:將古代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他從民間和杜度、崔瑗等前人那裡汲取草書藝術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