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米芾和蔡襄 (第1/3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fú),後改為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羋,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鹿門居士,又自稱鬻(yù)熊後人、火正後人。因為人癲狂不羈,又被時人稱為“米癲”。他祖籍太原,後家族遷居襄陽,於襄陽出生,後遷居潤州,並久居於此。米芾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書畫理論家、畫家、鑑定家、收藏家。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生平經歷:
早年入仕:米芾自幼聰穎,對文字與藝術興趣濃厚,相傳他六歲時每天能學習一百首詩詞,過目不忘。七歲開始學習書法,十歲時書法便初有成就,能寫碑刻,臨摹周越、蘇軾字帖,當時人們稱他有李邕的筆法。17歲時,他與母親閻氏一道離鄉來到北宋東京汴梁,侍奉英宗高皇后。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因母親曾是宋神宗的乳母,米芾被賜為秘書省校字郎,次年正式就職。
宦海浮沉:此後,米芾歷任浛光縣縣尉、臨桂縣縣尉、杭州觀察推官等職。他的仕途頗為坎坷,長期擔任一些基層官職,且多次調動。元豐五年(1082年),他在黃州結識了蘇東坡,二人結為莫逆之交。後來他又結識了王安石、李公麟等書畫名家。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因政治局勢變化,他主動請辭雍丘知縣一職,改任嵩山崇福宮監廟。此後又多次任職、罷職,歷任漣水軍使、書學博士、禮部員外郎等職。大觀元年(1107年),米芾因“奇言異行”“出身冗濁”遭彈劾,被貶為淮陽軍知州。大觀二年(1108年)三月,米芾在淮陽軍知州任上病逝,終年56歲,歸葬潤州。
2。藝術成就:
書法方面:
臨摹精湛:米芾書法用功極深,對古人的字帖進行了大量臨摹,臨摹技法精湛到可以以假亂真,在當時流傳極廣。比如沈括曾將米芾臨摹的王獻之書帖當成真品收藏,最後還是米芾親自說明才解除誤會。
風格獨特:他講究“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和沉著痛快的風格。其運筆起筆頗重,運筆到中間力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筆畫變化不拘一格,如捺筆重點不一、長橫一波三折等。他自稱自己的書法風格為“刷字”,用筆迅疾而勁健,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米芾的書法以行書為最大成就,兼擅篆、隸、楷、草等書體,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著名的傳世作品有《研山銘》《虹縣詩卷》《蜀素帖》《紫金研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