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汪鈞安頓下來稍事休息之後,便單獨宴請了漕運總督富綱,富綱人送外號“富拔毛”,可見他對漕運盤剝之兇狠。
宴會上汪鈞絕口不提河道修葺問題,僅僅只是和富綱虛與委蛇、稱兄道弟,順便敲定將來地稅漕糧的交付事宜。
對於有關漕運中加算的各種名目的耗費,只要合乎慣例汪鈞也一力應允,反正只要河道治理順利,糧食豐收得到保障。
這些耗費也只涉及到了奇貨居的淨收穫中的一成而已,其餘九成收穫都將被奇貨居以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及教育投資需要為由,歸為自己名下,根本不需要經過官府的盤剝,那才是真正的大利。
儘管汪鈞漏出來只有一成收益,可是富綱得到的好處和以往基本一樣,他已經是滿心歡喜了,不由得對汪鈞的印象大好起來。
汪鈞向他解釋了黃河改道目的主要是為了治理河患,即使黃河改道後,淮安的漕運地位起碼十年內不會因此有多大的削弱。
因為接下來黃河河道的治理將會持續多年,短期內對現有格局不會造成太大的變化。
經過解釋,富綱終於放下了顧慮,畢竟他只關注眼前的利益。
長遠來說,那時他早就不在其位了,要知道大廈漕、河二督的任期很少有超過十年的,因為這兩個位置油水實在是太足,眼紅的人多了去了。
汪鈞又答應奇貨居將破例租賃他在浙江的大片棉田來種水稻,以保證其未來二十年的田地收益。
最後這個條件徹底將富綱打動了,這可是一筆為期二十年巨大而穩定的糧食收入。
由此可見奇貨居的圈地效應是多麼的強大,對江浙一帶的棉田主的誘惑力是多麼的驚人。
所以當初朝廷和汪鈞協議規定不收棉田是明智之舉,否則明年棉花將會出現史無前例的緊缺。
搞定漕運總督後,汪鈞便馬不停蹄的北上南清河,那裡是河道總督康基田的駐地。
康基田也被人稱為“康挖地”——代表他在河道修葺工程中挖地三尺的鉅貪形象。
汪鈞知道這外號後終於忍不住搖頭道:“淮安兩督真是一對活王八啊!”……
“黃河北流河道淤塞已久,沒有必要讓黃河重新改道了。”河道總督府裡“康挖地”面無表情的對汪鈞說道,一副公事公辦的嘴臉。
“可是河臺大人,黃河改道工程是我奇貨居和朝廷簽訂協議後,與軍機處以及工部、戶部各位大人一起議定的方略。
黃河北流河道的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