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獵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這兒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明朝末年的那場戰爭。
想當年,闖王意氣風發,率領他的大順鐵騎,奪關拔寨,強渡黃河天險,一路北上,最終完成了戰略目標,實現了對京城的包圍。一場生死較量,在所難免。
為了躲避戰亂,城裡的一些有錢人和郊外的一些百姓,紛紛逃離家園。
當時南部地區已遭遇多年戰火,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倒是北部山區,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避免了戰火的波及。相比於戰火不斷的南方,民眾的生活幸福感,反而優於南方經濟發達地區。因此,它成為了戰時人們最理想的避難所。
一些達官貴人,包括平民百姓,紛紛拖家帶口,就近鑽入了北部大山。
李自成和多爾袞山海關大戰後,闖王戰敗,被迫撤出北京。這時政治前景不再撲朔迷離,而是日漸明朗,這個北方新興的部落,取代大明國己是誰都阻止不了的了。
只是在這一帶進行的三方會戰,破壞力驚人,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京都,再到鄉村,到處是殘垣斷壁。百業凋零,民不聊生。
而從不被看好的北部山區,主要是青龍山一帶,原本是人煙稀少,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卻因為大量難民的湧入,一夜之間,變得熱鬧起來。
一些地理條件好的地方,由於接納了過多的外來人口,已人滿為患,開始拒絕新移民的進入。
迫使這些外來人口向更偏僻的地方遷移。
這些難民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富裕家庭,他們從原居地帶來了大量資金,對活躍當地經濟,做了巨大貢獻。
而那些逃難來的平民,沒有多少財富可以帶,但他們有勤勞的雙手,為了生存,便四處開荒。一處處亙古荒野,被他們開發出來,變成了田園。
貧民對山區的開發,同樣功不可沒。
但這種繁榮,註定是曇花一現,沒有可持續性。
隨著戰爭的結束,一些頂級富人,他們中不乏明宗室顯貴,躲避戰爭的目的已經達到,要他們在這窮山溝待下去是不可能的。
他們是第一批撤走的人。
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所持有的資金,在移民中所佔的比重很大。隨著他們的撤離,大量資金開始向山外回流。山裡的經濟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虛假繁榮後,又恢復了他本來的面目,重回蕭條之中。
許多人想跟風重回故里,但許多人的家產田園,已毀於戰火。如果回去,一切還要重新開始,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