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直到多年後我才知道,在我談及智力快感的那個晚上,丈夫心中想的是什麼。他是在想:只有那些能夠享受智力帶來的快樂同時又能感受到智力帶來的痛苦的人,才是成熟的智者。在那個智力爆炸的時代,民眾盡情享受著智力提升所帶來的快樂,唯有天樂體味著“先知者”的痛苦。
摘自《百年拾貝》魚樂水著
1
《諾亞方舟號》明天就要啟航了。它要先在太陽系範圍內航行一段時間,對飛船的效能做出最終檢驗,包括到木星上進行起降和採氫,並把檢驗結果傳回地球,作為此後飛船大批次製造的依據。然後它將以斷續飛行的“非盲視”方式在附近尋找已經中斷聯絡的《褚氏號》。《褚氏號》的速度只是略大於光速的萬分之一,也就是說,啟航十年來只走了千分之一光年。所以,以《諾亞號》的效能應該是很容易找到它的,那就像是一隻鷹隼在湖面上尋找一隻隨波盪漾的橡皮鴨子。如果能找到,《諾亞號》將把14個處於冷凍狀態的乘員(包括褚貴福和13個卵生人幼兒)接過來,為他們解凍,作為《諾亞號》的新船員重新登程。畢竟新飛船的生存機率要遠遠優於《褚氏號》。至於《褚氏號》上的500個蛋形艙中的500萬枚人蛋,諾亞號沒有空間來盛裝,只有讓它們留在原船上,“慢吞吞”地繼續其原定航程了。
萬一找不到,《諾亞號》也不會過多耽誤,隨即將開始超光速飛行。說白了,這點安排也是為了排除人們(包括魚樂水)心中的不安——怕《諾亞號》在超光速盲視飛行中撞上它的先行者,儘管撞擊的機率基本是零。從這時開始,“諾亞人”將真正成為太空種族,它將在百十年中越過災變區域,然後在邊鋒處盡情衝浪,並隨著邊鋒以光速前行,再把觀察結果以光速訊號送回地球。當然,地球收到觀察結果肯定是三百年後的事了。
整個人類社會處於極度的亢奮,就像是處於遷徙興奮期的雁群。自從人類被扔進一鍋沸水後,人類的潛質和潛能被充分激發出來。從楚馬發現公佈至今只有短短22年,從褚氏號飛船上天只有短短八年,而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跨越千年,實現了以超光速航行為代表的科技大爆炸,包括三態真空理論、冷聚變技術、遮陽篷技術、人蛋技術、基因改造術、人腦與電腦的“透明式”介面、以嵌入晶片提高人腦智慧的技術,等等。以楚天樂、泡利、馬士奇、亞歷克斯、喬治、巴羅、賀梓舟、姬繼昌等為代表的天才科學家燦若群星。那個愛說調皮話的樂之友基金會副會長葛其宏曾這樣嘆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