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塵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說自己的兄弟不知禮節,目中無人。
另則,他想在司馬哲承面前有一個妥善的交待。
曦原在世間本就是令人望聞生畏的存在,而方凌能讓曦原妖獸臣服,那可是比肩於呂桐的存在,從此以後,想不名揚天下都難。
當然,能證明他與方凌交好,以後有吹牛的資本,也是很不錯的。
想想都令人無比激動、無比自豪。
眼見二人一路向山上行來,褚時安羨慕嫉妒得要死,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何這樣的好事總是落在別人身上,而且那個人偏偏是自己最為忌恨的人。
一名副將號令眾將士後退百丈,引馬迴避,只留兩列儀仗夾道相迎。
司馬哲承從未與修士打過交道,但他閱歷豐富,心思縝密,對這少年早就有了盤算。
且不說當年呂桐因曦原妖獸成為世間傳奇的風雲人物,單說萬獸朝宗那一幕,他是看在眼裡的,那是曦原妖獸絕對的臣服。
尤其眼下,戰事將起,他不敢有別的奢望,但這個少年至少可保他們秋寒城玄甲重騎不受曦原妖獸的干擾。
他縱步迎到儀仗前端,方凌還沒近前,他便行了恭身之禮。
眾人看得明白,這一禮,以他大秦王朝左將軍之尊,就分明是朝堂之禮了。
細想之下,也不奇怪,當年的呂桐與秦三氏秦珏的關係撲朔迷離,史記中雖無明確記載,但以後來秦三氏與明院的關係,後人更相信兩人是以兄弟相稱的。
這個叫方凌的少年,既然也能號令曦原妖獸,就幾乎等同於呂桐一樣的存在了。
如果要問方凌是誰,他們不會想到他來自哪裡,只會想到他是呂桐的後人或是傳承之人。
如此,司馬哲承對他這一禮,也不算為過。
方凌可不會想到司馬哲承的那一禮意味什麼,只當是平常的禮儀罷了,便等身還了一禮。
鍾世雄掩飾不住自己的小得意,雙方介紹了一番。
司馬哲承很滿意鍾世雄能把方凌引見到帳前,他相信鍾世雄是為情義衝暈了頭腦,還有男人骨子裡那點的秉性,肯定不會想到方凌的價值所在。
“世雄將軍見你身陷火海,心急如焚,拼著命要去救你,這孩子跟隨我多年,我視他為子侄,深知他是個重情重義之人,也只好由他了,你們在危難之中彼此相識結義,也是前世的造化。”
司馬哲承借鍾世雄的身份,迴避官稱,只以長者自居,巧妙地拉近了雙方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