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在崔杼殺齊莊公之後,慶封聲援崔杼,因此算得上是崔杼的同謀;此外,慶家是崔杼殺齊莊公的直接受益者。
如果為齊莊公平反,如果崔杼算弒君,也就等於慶封承認自己有罪。
“崔杼家教不嚴,導致幾個兒子骨肉相殘,驚擾首都,惑亂百姓,死有餘辜。”慶封給崔杼安排了這樣一個罪名,算是矇混過關。
此後的中國歷史上常常有這樣的事情,即便首惡已死,即便是內訌而死,掌權的人也絕不會撥亂反正,因為他們原本就是一夥。
當年崔杼之亂,許多人流亡在外,其中包括齊莊公的幾個兒子。原本他們都以為現在可以回國了,可是慶封沒有為齊莊公平反,因此誰也不敢回國。
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希望能夠讓流亡在外的人回來。
慶封會讓他們回來嗎?當然不會,因為崔杼的敵人,就是慶封的敵人。不過,慶封找了一個很冠冕的理由拒絕讓他們回來。
“崔杼雖然死了,他的餘黨還很多。這樣,如果當年逃亡出去的人能夠捉到崔杼的餘黨,就可以將功抵罪,回到齊國。”這就是慶封提出的條件,一個基本沒有可能完成的條件。
不過,還是有一個人回來了,誰?盧蒲癸,因為他是盧蒲嫳的哥哥。盧蒲癸是齊莊公的近侍,當年因為拉肚子請假逃過了齊莊公之難,隨後逃往莒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