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唯一的牽掛 (第1/4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廷對丘神績謀反一案的處治一如既往的迅速,這種不經過縝密、詳盡的調查,不經過複審,迅速的定案、判決,對謀反大案簡單快捷的處理風格正是在四大酷吏持續不懈的努力下形成的,如今作繭自縛,他們自己也成了受害者。
丘神績被判謀反,棄市處死!
周興作為同謀,被判流放嶺南!
今天正是處死丘神績之日,由武三思監斬。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今岑長倩、韋方質已經死在獄中,相權派元氣大傷。而武承嗣全面潰敗,其重要爪牙幾乎損失殆盡,在這場惡戰中,一直袖手旁觀的武三思成了獲利最大的人。
宦海中人,個個都是人精,即便彼此的政治智慧、政治謀略有些高下,在智囊幕僚的輔佐下也不會相差得太遠。有時候,一個判斷失誤、形勢的發展一旦脫離了自己的控制,未必就不會別人乘虛而入。
此時看來,太平公主的驅狼鬥虎之計似乎是失敗了,武三思這匹狼成了最大的利益獲得者,而太平公主並沒有從中佔到什麼便宜,也沒有因此壯大了自己的政治力量,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朝廷宣佈丘神績、周興謀反的第二天,李昭德上奏天子,大談親王宗室插手朝政之利害,天子深以為然,立即免去武承嗣的宰相之職,並且升李昭德為內史,一躍成為宰相之首。
武承嗣本人雖然全身而退,但是他丟了宰相的職務,手下幾個重要的爪牙也被剪除一空,黯然退場。
隨即,武則天又詔告天下說:“周興身為秋官尚書,掌管國家刑獄,多次構陷朝臣,言其謀反;國家自有國家的律法,就算是朕也不能違背,所以只能依法辦事!
朕也曾懷疑過周興舉告不實,曾經令近臣到獄中親口詢問過犯案的大臣,可是他們畏於刑罰,皆有親筆供狀,承認所犯罪行,所以朕對周興等惡吏的所作所為從未懷疑。
朕垂拱而治天下,耳目賴於文武,大臣或畏其權勢,或恐受株連,或曲意諂媚,皆順成其事,以致陷朕為淫刑之主,令朕痛心疾首。今奸佞伏誅,還望眾卿揭發其罪,平反冤屈,以挽朕之過也!”
這道聖旨一下,朝野間揭發周興、丘神績罪行的奏章不斷,曾經被他們陷害過的官宦士紳人家奔走相告,雀躍之態溢於言表,然而宰相韋方質,岑長倩和歐陽通等一班大臣終究是已經死了。
這些人在武則天看來都是不甚可靠、與武家不是一條心的官員,但是她登基之初,又不可能擢用太多隻是忠於自己卻無宰相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