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這件事情最為忌憚的還是普魯士和奧地利,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舉行會晤。
在這場會晤中,兩人達成了一致意見,即不能容忍法國大革命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必要的情況下,一定要使用武力幫助路易十六恢復王權。
再加上這一時期不少法國的流亡貴族前往普魯士和奧地利地區向當地的王權政府尋求支援,請他們維護君主體制,歐洲的君主們自然不能視若無睹。
整個歐洲也因此進入了風起雲湧的狀態之中。
面對這種狀態,帶英這個著名攪屎棍、離岸操盤手又怎麼能不做點什麼呢?
而歐洲的動盪對於趙學寧和新生的中華聯邦來說就是絕佳的機遇,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使得歐洲人視野與主要精力都被牽制在了自己的老家,而無法將主要力量投放到世界其他角落。
所以這一時期,必然是中華聯邦發展壯大、擴張勢力的重要時刻。
趙學寧早就制定了走出去戰略,承繼蘭芳共和國海洋基因的中華聯邦勢必以外向型戰略作為國家基礎戰略之一,所以趙學寧一刻不停的穩固行政基本盤、擴編軍隊,以此為中華聯邦的外向型戰略打基礎積累實力。
原本的九個兵團的改編完成之後,趙學寧又拿出了十個兵團的擴編方案,之後為了湊個整,乾脆增加到了十一個兵團的擴編方案。
整個中華聯邦陸軍預計在蘭芳十五年之前完成二十個兵團、六十萬正規軍的整編計劃。
同時,作為中華聯邦外向型戰略的重要推動力量,在蘭芳十三年二月的軍事會議上,趙學寧也調整了海軍的擴編計劃,增加七個艦隊為八個艦隊,同時調整海軍艦隊的編制,力求在蘭芳十五年之前完成八支海軍艦隊十六萬人的編制工作。
所以預計在蘭芳十五年,中華聯邦為數七十六萬的整編正規軍就會正式完成建制。
而在蘭芳二十年之前,中華聯邦預計要完成一百萬陸軍和三十萬海軍的完全體建制,以此維持中華聯邦在本土之外廣大的聯邦國、勢力範圍。
隨後,趙學寧給中華聯邦的軍隊確定了正式的稱謂,即中華聯邦國民軍。
而與此同時,蘭芳共和國時期的民團傳統也不會被放棄,中華聯邦會繼承這一傳統,繼續維持民團的建制。
聯邦會對國內每一個集體農莊自衛隊保持每年一定時間段的軍事訓練,維持國民的軍事水準,也使民團成為中華聯邦重要的預備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