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聯邦海軍的戰船和運兵船,在幕府軍隊可能登陸之前大量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以減輕本土防禦的壓力。
當然了,島津重豪這麼做,其實也有他自己的想法。
主要就是他覺得薩摩藩這麼些年來的建設成果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如果放任幕府軍隊簡簡單單的登陸,他們必然會對薩摩斯本土的建設造成巨大的破壞。
屆時就算薩摩藩最終能夠打贏這場仗,面臨一地狼藉,肯定也是欲哭無淚的。
薩摩藩的財政本來就非常糟糕,如果被戰爭摧毀了本土的建設,那就更是血本無歸,這一仗就算打贏了都算是輸了。
但是如果能夠把戰爭侷限在種子島範圍,最大限度的保護本土的建設成果,打贏了之後,也不至於沒有錢繼續維持下去。
島津重豪的這一想法最終得到了薩摩藩高層的認可,大家決定集中力量在在種子島東部海域對中華聯邦海軍實施攔截。
蘭芳十三年六月初,駐紮在江戶灣附近的海軍第二艦隊出動十艘戰艦為幕府軍護航,保護幕府軍所乘坐的運兵船一路向西駛去。
六月初八,聯邦艦隊抵達了種子島東部海域,在種子島東北地方十五海里處,聯邦艦隊與薩摩藩海軍艦隊遭遇了。
雙方隨即展開了大戰。
聯邦海軍第二艦隊的十艘護航戰艦由兩艘二級戰列艦和八艘三級戰列艦組成。
雖然還沒有來得及改造成蒸汽戰列艦,可就算這樣,聯邦海軍戰列艦的戰鬥力也非常強悍。
二級戰列艦承載八十門以上的火炮,三級戰列艦承載六十門以上的火炮,而反觀薩摩藩海軍戰艦,其船隻無論是從大小還是炮火承載量,都遠遠不如聯邦海軍的戰艦。
薩摩藩方面海軍的主力戰艦隻有十三門火炮,剩下的甚至只是一些小舢板,與其說是海軍,不如說是漁船,承載三五門火炮已經算多的。
且薩摩藩海軍的素質與火炮效能也完全不能和聯邦海軍相提並論,聯邦海軍對上薩摩藩的海軍就有一種暴打小朋友的感覺。
事實也是如此,雙方剛一接戰,僅僅十分鐘的時間過後,薩摩藩的三十多艘戰艦已經被擊沉了八艘。
而聯邦海軍方面僅僅只有一艘三級戰列艦受到了一點輕微的擦傷。
又過了十分鐘,薩摩藩海軍艦隊已經被擊沉了十六艘戰艦,損失過半,更要命的是,薩摩藩海軍方面的主將所乘的那艘旗艦也被擊沉,滿船官兵連同著海軍大將本人一同沉入海底,無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