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
和幾乎所有蘭芳高層一樣,李克之前也並不認為清帝國是個好對付的對手,他一樣認為清帝國地大物博、武力強橫,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對手。
趙學寧最開始提出要北伐的時候,他並不贊同。
事實上一直到他得到兩個鎮的兩場大勝的訊息之前,他還是對清帝國持有謹慎的態度,認為自己突襲獲勝,並不能代表什麼,所以小心翼翼,沒有敢進一步在周邊攻城略地擴大勢力。
但是現在他意識到,或許他之前的小心翼翼沒有太大的意義,清軍或許就是如此的拉垮、無能。
清帝國也遠遠不是他想象中的那麼強悍、不可戰勝。
他可能有些太過於保守了。
李克拿起了一份戰報,看著戰報上第三連和第四連的作戰彙報以及兩個連隊長對他的提議。
他們認為清軍孱弱、不堪一擊,沒有肉搏作戰的勇氣,臨陣只知道逃跑、互相推攘、踐踏。
所以,以目前第二艦隊的實力,或許可以分兵攻取江寧,將清政府設在江南的行政中樞和經濟中心給拿下。
這樣對於清政府來說,或許他們對江南的統治就會從那一刻開始崩塌。
蘭芳高層在北伐之前接受過趙學寧親自佈置的對清帝國狀況的瞭解課程,因此李克清楚江寧府對於清政府的意義所在。
尤其是駐紮在那邊的兩江總督和江寧織造這兩個重要人物。
兩江總督就不說了,主要負責的是兩江地區的軍事存在,手握重兵,權勢很大。
江寧織造名義上是負責絲綢生產的官員,負責為皇家提供進貢的絲綢,但實際上,這個職位還是皇帝的絕對親信、皇帝在江南的耳目。
拋開江寧織造每年能為朝廷提供一千二百萬兩銀子左右的產值不說,江寧織造本身也會蒐集江南地區的任何風吹草動以彙報給皇帝,讓皇帝實時掌控江南的狀況,以備皇帝考慮對江南的施政問題。
除此之外,江寧城中擁有織機三萬多臺,男女工人五萬左右,依靠絲織業為生的居民達二十多萬人,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產業體系。
趙學寧對此十分重視,曾說過進攻江寧府時一定要保全江寧府的產業,不能讓江寧府成為廢墟,否則就虧大了。
如果能成功拿下比較完好的江寧城,對於蘭芳之後的產業升級計劃也會非常有利。
打仗,打的不單單是軍隊,更是經濟。
這是趙學寧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