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不識字,文字獄什麼的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浮雲。
他們不正是最好的可以聯合的物件嗎?
趙學寧於是下令情報部門改變打法,不再與走私商人、官府的吏員之類這群人談政治,就和他們單純的聯合賺錢,做生意,純粹為蘭芳積累資金。
而另一邊,情報人員們又積極接觸三省之地的下層人士,採取了兩條策略。
第一,就是積極招募三省之地沒有土地的破產農民、流民前往蘭芳,用土地、住宅等等優厚條勸誘他們出海去蘭芳,只要願意去,什麼事情都是蘭芳負責,他們只要人過去就可以了。
透過這種方式,從共和國元年到共和國四年,每年都有幾千到一萬不等的三省之民被帶到蘭芳各地安置,這種做法確實給蘭芳補充了一些人口。
不過移民效率太低,所以最主要的,還是第二條策略——在清帝國內部搞事情。
這些情報部門派過去的走私商人們往往也都原本當地的民眾,因為之前混不下去出海謀生,之後打著“衣錦還鄉”的名義回到了故土,花了錢走了關係,把之前潤出去的黑歷史抹掉了,重新變成天朝順民。
反正管戶籍的地方小官只要有錢收,什麼都好說。
甚至於地方官府有沒有關於他們潤出去的記錄都不好說。
對於這些賬面藝術大師們來講,錢可比真實可靠的記錄要重要多了。
之後就是花錢打點關係,買通官府裡的相關人員,在他們的協助下用錢購買土地。
三省之地寸土寸金,優質土地的確價格高且緊俏,但是情報人員的背後是蘭芳,資金充裕的蘭芳,不好買歸不好買,但是隻要有錢,這些也都不是難事。
有了土地,有了住宅,有了門面和官面上的關係,這些情報人員就華麗轉身,成為了當地頗有地位的員外。
當了員外了,自然也會擁有自己的佃戶,這些佃戶往往是之前的土地主人留下來的,因為這一帶永佃制度的存在,所以往往地主變更了,耕地的農民還是那麼些。
當然了,所謂的永佃制度也不是那麼牢靠的,只要有錢有勢,員外說誰來耕田,那就是誰來耕田,所以在這個方面,地主的權力還是更加強勢的。
根據土地的多少,控制的佃戶數量也會有所不同,但是相對於獲得土地和佃戶來說,情報人員成為員外的更大的好處在於有根據地可以招募更多的流民前來自己的農莊之中了。
招募流民不一定需要讓他們來耕種土地,單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