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無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抗力忐忑來著。思慮著要不要備好紙巾,結果是我想太多了。
我環手在胸前看完整部片子的。據心理學上的講。這個動作代表自我保護和敵對心理。我想是的,我很排斥。
有人說,這部片子描寫了人生的殘酷、苦難、沉重、、、、、、很久以前,曹先生就說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對這對父子格外心狠手辣嗎?我不覺得。不用看電影,隨便看看蹲在人才市場門口,面前擺塊“木工、油漆工”之類牌子的農民工,你大概就可以看到麻木了。
長大的人犯錯是不容易被原諒的,所以身為父親的焦慮加神經過敏,身為母親的逃避,可以被冷靜剖析,一個是隻有佔有慾而沒有責任感,還不懂反省,一個是主見有,野心有,同樣沒有責任心,於是一切是如此順理成章的活該。
沒有長大的人犯錯時容易被原諒的。所以作為孩子,可以因為也許是所謂對父親的愛,義無反顧的去偷;可以因為想要母親不離開自己,對自己都想偷偷離開的父親說“你去把媽媽抓回來好不好”;可以一邊自己順手牽羊,一邊在被抓後咬著父親的耳朵說“我不想去,你卻非要我去”、、、、、、沒有力量沒關係,只要你瞪著無辜的大眼睛看著別人,就會得到原諒,就會被照顧。不需要自己去判斷是非對錯,不需要自己去費勁思考對策,不需要自己努力看看有沒有別的路走,反正還只是個孩子。
我鄰座的女生的感慨聲一直不斷,看著孩子沒錢,在大巴上被司機催著交錢的時候說“好可憐”,一路“好可憐”下去,直到那小孩被抓差點被打死,她說“死了也挺好,跟著這樣的父親要怎麼長大啊”。
犯錯的時候瞪著大眼睛被可憐、被原諒,也許是挺簡單、挺美的,那別人說“活著太辛苦死了好”的時候,是不是也就選種死法了結得了?
是我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嗎?難道所有的孩子都要等到變成“大人”,才需要“做人”嗎?那孩子究竟是怎樣長大的?只要個子長高就可以了嗎?長大隻能依靠別人嗎?當不甘被叫“孩子”的時候,只大聲嚷嚷抗議就完了嗎?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實在是很虐的心境。
還好,最後孩子長大了,償了舊債。我已經沒有力氣追究,用來還的是怎麼來的,孩子的性格是怎樣的、、、、、、我只想離開電影院,假裝他一切都好,就像那明亮的眼睛一樣。未完待續
ps:2015年快樂,3500字大章送上祝福,願大家過年都開開心心的,我還在苦逼的碼字,沒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