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34年11月30日 湘江西岸 (第1/2頁)
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史載一:
1930年11月,蔣介石在取得對馮玉祥、閻錫山的戰爭勝利後,調集十萬大軍,採取分進合擊的戰法,對江西革命根據地展開了第一次圍剿。
1930年12月底至1931年1月初,紅一方面軍在第一次反圍剿中,五天內連打兩個勝仗,殲敵萬餘,活捉敵前總指揮張輝瓚,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從而使贛南、閩西根據地連成一片,發展成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從此形成。
1931年3月,敵人調集二十萬大軍對中央蘇區又發動了第二次圍剿;5月間,中央紅軍在十五天內由西向東橫掃七百里,五戰五勝,殲敵三萬餘人,取得了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1931年8月至9月間又粉碎了敵人三十萬部隊的第三次圍剿。
史載二:
六屆三中全會後,1930年10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由周恩來、毛澤東、項英、任弼時、朱德等組成蘇區中央局,以周恩來為書記,統一領導各蘇區的工作。那時設在上海的中央本身正處在劇烈變動中,周恩來不能即時赴任,由項英先赴中央蘇區暫代。1931年1月15日,中共蘇區中央局正式成立。六屆四中全會後,政治局常委又在3月4日決定,由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組成中央代表團,4月初到達瑞金。
1931年12月中旬,周恩來到達中央蘇區,就任蘇區中央局書記。
1931年12月14日,趙博生、董振堂等領導國民黨二十六路軍一萬七千餘人在寧都起義,成立紅五軍團。
1932年10月上旬,蘇區中央局在寧都召開全體會議,解除了毛澤東紅軍總政委的職務。
1932年10月26日,臨時中央宣佈周恩來兼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
1933年3月,周恩來、朱德指揮紅軍粉碎敵人第四次圍剿。
史載三:
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後,中央根據地進一步擴大,與閩、浙、贛根據地連成一片。一方面軍發展到十萬人左右;與此同時,四方面軍在川、陝邊境也取得了很大勝利,發展到八萬人左右;堅持在鄂豫皖根據地的紅二十五軍和陝北的紅二十六軍也取得了發展,全國紅軍約為三十萬人!
1933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總部組成,併兼任第一方面軍總部;朱德總司令兼方面軍司令員,周恩來任總政治委員兼方面軍政治委員;10月,中革軍委組建第七軍團和第九軍團;1934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兼第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