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h2>一 血戰之後</h2>
紅軍渡過湘江,迅速到達坐落在三面環山,背靠資水的油榨坪。集中休整之後,八軍團的部隊只剩下了六百多人,其餘大部潰散在湘江東岸。
油榨坪是個二百餘戶的村鎮,在這茫茫蒼蒼的大山區,這也算是較大的村鎮了,在三百六十萬分之一的袖珍地圖上,也標有它的大名。指揮部設定在靠近資水的一家小地主的庭院裡。
1934年12月4日,朱德、周恩來、王稼祥釋出《後方機關進行縮編的命令》。命令縮小軍團以及師級機關的直屬隊,取消師的後方機關及兵站,將所有後方機關直屬隊多餘人員,全部編入團的作戰部隊中,立即檢查、拋棄、銷燬不必要的文牘、物資及行李。
這曾使毛澤東諷之謂磨破了腳的沙子,現在已經徹底倒掉了。
周恩來坐在資水河邊,他可以清醒地想象出,這支匆匆從血戰中突圍而出的部隊,沒有後方,沒有補充,沒有休息,不管它多麼英勇善戰,都會猶如希臘神話裡的安泰,離開他的母親大地,很容易被敵人打敗!若要取得最終勝利,他們必須爭取達到兩個目標:
第一,必須有個立足之地,以便站穩腳跟,然後才能對敵人進行有力的還擊。在這點上,他們“最高三人團”是完全一致的。這並沒有什麼錯,猶如後來,紅軍集聚到陝北,在劉志丹所建立的陝甘根據地立腳一樣。
第二,必須有一個能夠戰勝敵人、率領這支大軍擺脫困境的統帥!這個統帥,必須有高瞻遠矚的洞察力,必須具有審時度勢的堅強自信,還有那種左右大勢的非凡的決策能力!他在敵軍、紅軍中都能保持一種難以撼動的不可企及的力度!他能把千萬人的思想和意志統一起來,指導革命之舟脫離危險的航程。
廣昌之戰不過是對李德威信的一次挫折;放棄中央蘇區,也僅僅是對李德威信的一次沉重的動搖;而湘江之戰,對李德的威信卻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最高三人團”都負有責任,儘管程度略有不同。他們必須在反敗為勝的情況下,才能重建威望。
可是,也許和期望勝利的意願相反,後面的征程會比目前更糟!
從八一南昌起義失敗後的遠征中,周恩來很容易看到這次遠征的危險。本來,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是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激流險灘和暗礁!要越過這些艱難險阻,到達勝利的彼岸,就要求部隊的全體指戰員,去完成看來難以完成的任務,去承受難以想象的犧牲,使人類的求解放、求生存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