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第3/6頁)
浮雲奔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部分還是娘娘封印的那個女人的功勞。”
經過一段時間的煉化,落在壺裡的太曦神照雕像,現在只剩下一團暖如恆星的溫光,漂浮在謝雲書的手裡,宛若一團微縮的宇宙星雲漂浮不定。
於此相對應的,謝雲書身上另外一股黑暗邪光,亦隨之脫體而出,與這一團溫光相互疊合,構成神聖與破壞的對立,黑洞白洞的一體兩面……凡是宇宙中相斥相生的事物,都可以從這兩團光暈中參悟到部分等同之物。
“這是宇宙法准以及暗宇法準,後者是宇宙間所有負面能量的集合,前者則與此相對,恰如光與暗的兩面。”
謝雲書稍作介紹道:“後者的力量,以破壞為唯一目標,所過之處徒留虛無。相應的……被摧毀為虛無的物質,其實可以相應轉化為相應的能量,同樣也是靈力的來源。”
女媧靈機一動,睿思已明:“你是指,星空中無用的星子?”
“嗯。”
古代人對星球的認識,肯定沒那麼多複雜的劃分。像地球一類的行星,說不準還有點靈氣。但很多死寂的星球,連生命痕跡都沒有,就未必有靈力存在了。
對於人族來說卻也無所謂。可要按照三皇解決不知多少年後“能源危機”的需求,這些行星之類肯定一點用都沒有。
於是,謝雲書說道:“反正人界大地,與宇宙星空中的許多星子沒什麼聯絡。打個比方,找點礦工去外太空去‘採礦’就是了,燒星球完全能支撐下去。當然,這對礦工的水平要求較高。”
“這……”
任何物質都是能量,其實三皇最清楚這一點。畢竟祂們仨算是盤古之後,真正看到世間萬物怎樣形成的創世大神。
只是一般來說,星空深處什麼都沒有的行星,大體是不會引起三皇多少關注的。就像伏羲拿天空中的隕星來煉劍,都未必會去思考這些“廢物”該怎麼回收利用。
這純粹是角度的問題,與個體的強弱無關。
謝雲書言之鑿鑿道:“行星不行,咱們就拿恆星。反正掛在天上發光發熱,也是浪費能量,還不如弄過來轉化為靈力樞紐,以供各族所用。”
“六界並不適合這種方式。”
女媧先是頷首認可,而後又微微搖頭:“六界大致大小已定,不會像煉妖壺的壺中界,從一塊天圓地方地向外延展。”
“嗯,這確實是一個難題。”
說到底,盤古創世之後,三皇穩固天地分離之勢,六界的規模基本上就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