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鹽小甜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仍舊看見九塊金黃的栗子糕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油紙包裡,還隱約往外冒著熱氣。
折枝輕輕捻起一塊,視線轉落於擱置於不遠處的焦尾琴上,神情有剎那的恍惚。
這把焦尾琴,是先生臨別時所贈。
如今古琴上的琴徽都已換過數次。
*
她第一次見到先生的時候,還是七歲那年的生辰。
彼時她正跟著田嬤嬤從街上游玩回來,手裡還拿著一塊未吃完的栗子糕。
為了不讓桑硯看見,呵斥她沒個大家閨秀的模樣,田嬤嬤特地帶她走了偏僻的角門。
誰知剛邁過門檻,卻在門內看見了當時的王管事正與一位雲青色長衫的少年低聲說著些什麼。
見她來了,王管事便停下了話茬,只對那位少年比手道:“這便是我們家的大姑娘,正是啟蒙的年紀。”
她微愣了一愣,見王管事的視線落在她手裡的半塊栗子糕上,有些頭疼的皺眉,忙將栗子糕塞進了口中,三下兩下便囫圇嚥了下去。
王管事的眉心擰得更緊了。
而那位青衫少年卻輕輕笑起來,半蹲下身子,拿雪白的布巾給她擦了擦捏過栗子糕的手,問了她的名字,又輕聲問她:“折枝,你願意與我學古琴嗎?”
見她不知古琴為何物,便又溫聲與她解釋——
“古琴有四善九德之說,君子之器,象徵正德。因此,琴亦正樂,乃君子之音。①”
他的嗓音格外好聽,溫柔低沉,如盛夏蟬鳴時葉底簌簌而過的薰風。
那時候的她還不懂得話中道理,亦不知何為君子,只是懵懂覺得,應當是如眼前這位少年這般——
溫和謙遜,令人如沐春風。
她乖巧點頭。
那位少年便也笑起來:“那從今往後,我便是你的先生了。”
先生——
她從旁人口中聽過這個詞。冠以這個稱呼的人嚴肅又刻板,總是肅著臉拿著一把鐵戒尺打人的手心。
可她的先生卻溫和又耐心,不厭其煩地從看工尺譜教起,教她從宮商角徽羽都不識的稚齡女童,到能夠行雲流水般彈奏出新習的琴曲。
她跟著先生學了三年,一直到當時還是縣令的桑硯接到了右遷入京的調令。
一場闔家歡騰的團圓宴後,她悄悄躲在假山後,聽‘父親’與繼母商量起先生的事來。
說是京城裡的規矩重,男女七歲不同席。而折枝如今已有十歲。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