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人還曾經去那同學家鬧過,甚至來公安局也鬧騰過,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崔紅娜的蹤跡,時間久了也就把案子先掛起來了。
這和劉浩東說的還真是一回事,那時候劉浩東多大,十七八歲吧,十七八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張曼有些胡思亂想,不過又覺得不可能,沒有人會主動掀起事情來的,難道還真的會有鬼不成?
自從拿到了資料,張曼就開始研究,並且把劉浩東做的筆錄也拿來,因為是黑夜,作案人又是蒙著臉,可惜時間太久了,只怕當時留下的痕跡早就沒有了,如果當時能發現這案子也許能破,但是現在連誰都不知道哦啊,也不知道什麼樣子,只知道是個男的,這男的天下千千萬,該從何入手呢?
劉浩東所說的那個破屋是當時的一個蘋果園子的看房,只是後來廢棄了,張曼閉上眼睛,自己在腦海裡模擬著當時的情形,崔紅娜一個人在灣邊散步,因為琵琶灣的西面就是緊挨著縣城,還有不少的住戶,所以在西岸邊上平時有不少人玩,只是琵琶灣長度就有差不多五六百米的直線距離,加上當時天很黑,正好是月初的時候,東岸邊上有沒有燈光,出了事情還真的發現不了,而且那一片又是一個樹林子,只是鮮少有人去東岸散步,因為東岸沒有公路,而且根據劉浩東所說,作案者準備的有帶有致人昏迷藥物的手絹,這樣的話就不會是臨時起意,如果是早就盯上了崔紅娜的話,而崔紅娜出事的那天正好是她來了的第四天,而頭一天下車的時候已經天黑了,崔紅娜和她的同學直接回家了,那麼市集上也就是三天的時間,這三天的時間裡,崔紅娜接觸過什麼人?那三天幾乎都是她的同學在陪著她,也只有那天晚上因為她的同學同學聚會,這種場合自然不能帶她去,所以崔紅娜才會一個人,而作案者有準備,那麼多半之前一定和崔紅娜接觸過,而且知道崔紅娜那天晚上會是一個人,又知道她外出,或許就是一直跟蹤她,又或者知道她會在琵琶灣散步,當然也有可能會是巧合,不過張曼更傾向於熟人作案。
想通了這些的時候,張曼才發現此時已經天黑了,同事們早就下班了,苦笑了一聲,這才收拾了一下準備回家,不過張曼是一個人住在這裡,本身家不是這裡的,所以回家也還是要自己做飯,只是今天有些倦了,還是自己在外面吃點東西吧。
在一家麵館吃了頓飯,反正閒著也沒事,就沿著琵琶灣溜達著,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東岸,心中還在想著朝那的那件案子,當時的那片樹林應該就是在這個位置吧,可惜如今都已經成了一片小區,所有的痕跡早已經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