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前倨後恭求訂閱 (第1/12頁)
拾寒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75章前倨後恭【求訂閱】
李雲海一臉看透了世情的微笑,倒是讓趙專員不好再繼續假裝工作繁忙。
趙專員放下手裡的筆,雙手搓了搓,把手搓熱了,然後乾洗了一把臉,臉上立時顯出紅潤的色彩來,整個人看起來也神采奕奕了。
他用犀利的眼神,打量李雲海一眼,略感詫異的問道:“你是省商業局資訊科的科長?如此年輕?”
李雲海淡然回答道:“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甘羅十二拜相,子牙渭水垂釣。”
趙專員哈哈大笑,擺了擺手,說道:“有意思。你此來有何貴幹?”
李雲海直陳來意,然後詢問本地區各機關的計算機、辦公裝置數量。
趙專員倒是一愣,面露難色的說道:“哎呀,你說的這些,我並沒有做統計。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這句名言我是聽說過的。可是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北上廣那些地方,比我們富裕,大城市裡的娃娃要學計算機,那當然要早一些。可是我們梅山地區是國家貧困地區,轄下還有幾十萬百姓的溫飽尚未解決,說我們哪裡還有錢購買計算機呢?”
李雲海剛才一路走來,也曾看過不少辦公室,並沒有看到一臺計算機,也沒有看到一臺影印機。
他估計這座辦公樓裡,只怕連一臺現代化的辦公裝置也沒有,最先進的就是機械打字機。
在計算機和印表機普及之前,機械打字機就是機關單位的主要辦公用具。
梅山有一批農民,在外面到處跑,專門修理打字機。
從50年代開始,一直到80年代後期,打字機的修理都算是一門好手藝。
早在50年代,修理一臺打字機,價格就是50塊錢起步,那個時候北金市裡工人的工資才十幾塊錢。修一臺打字機,就比得上工人幾個月的工資。
到80年代,修理打字機的人數直線上升,修理費也漲到了一兩百。
有意思的是,搞這一行修理的人,都是梅山農民,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打字機修理技術,就敢跑出去修打字機,遇到會修的就修,遇到不會修的,掉頭就走,反正也沒有人認識他,不丟面子。
很多梅山人在這個時期都發了小財,回家蓋起了樓房。
但是到80年代中後期開始,各個機關單位,開始普及計算機和印表機、影印機,面對這些新式的辦公裝置,勤勞的梅山人,又開始鑽研新的技術,吃定了這碗飯。
李雲海一邊在自己的調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