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 (第2/4頁)
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臉!一個當皇帝的,把自家親戚都逼到這種份上了,天下百姓會如何議論皇帝?
要知道,哪怕是普通百姓,要是不能善待親戚,也會被別人在背後指脊樑骨的,更何況是皇帝呢!反正皇帝的這個做法,傳出去之後,一個刻薄寡恩的形象是跑不了的了!
因此,崇禎皇帝震怒之下,下旨剝奪了李國瑞的封爵,嚴旨令李國瑞交出了四十萬兩銀子。按理來說,就算武清侯的所有銀子都交了出來,可也還有商鋪門面,糧田之類的非銀子資產,也不至於一家子生活難受。但讓人蹊蹺的是,轉眼李國瑞卻上吊自殺了。
這麼一來,頓時,當時輿論就爆了,御史言官紛紛為此上奏章,民間輿論,也都在說皇帝逼死了自家親戚。群情洶洶,讓一個年輕要面子的皇帝何以自處?
自然,崇禎皇帝聞報再次震怒,且有疑點表明李國瑞之死有貓膩,就讓廠衛開始徹查此事。
這個時候,他已經能感覺到薛國觀這建議,阻力非常大。可朝廷沒錢,也只有這條路子,能在不增加天下百姓的負擔前提下快速來錢,他自然也就不會妥協,鐵了心要推行借款一事。民間的議論,他先不管;御史言官的奏章,他留中,反正就是幹上了。
但是,崇禎皇帝還是低估了他對手的反擊手段。沒等廠衛查出個什麼,或者說廠衛有沒有在認真查都不知道。就有人利用崇禎皇帝第五子的病情,勾結宦官宮女,傳言孝定太后已昇仙為九蓮菩薩,在天上責備皇帝輕視外戚,皇帝的每個兒子都將夭折,首先就會報應到皇帝第五子的身上。
對於這些話,崇禎皇帝雖然聽到了,可他不是傻子,自然是不信的。在這種節骨眼上,十之八九應該是有人在散佈謠言。因此,不予理會,只是加緊查武清侯死亡一案。
可是,讓崇禎皇帝怎麼都沒想到得是,不久他的第五子果然夭折。這麼一來,不管是民間還是宮內,又或者是御史言官,紛紛都說孝定太后顯靈了。皇帝一意孤行,遭受懲罰了。如果還不悔改的話,其他皇子也會跟著夭折。
終於,當時的崇禎皇帝扛不住壓力了,非常地害怕。他相信了孝定太后在天上震怒,降罪於自己,受到了報應。
於是,崇禎皇帝急忙封李國瑞七歲的兒子存善為侯,並將交納的金銀全部歸還了。
由此,向皇親國戚、文官武將的借款旨意就無法執行下去,薛國觀所獻之策不但得不到任何效果,反而讓崇禎皇帝擔負了非常大的壓力,不管是名譽上還是他的性命,都受到了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