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有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私下來往契合了。
事情到這裡,兩家本可以說是結下了血仇,之前猜測的利益往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綏帝卻一直不同意,著令劉青再深查細查,而後便是今日嚴允自盡這一幕。
嚴允一死,兩家的仇可以說是了了,也可以說是再也沒有修復的可能。
劉青小心翼翼道:“依臣之見,衛家人對嚴家深惡痛疾,幾次訴狀說嚴尚書教子無方,力求陛下懲罰嚴尚書。這等深仇大恨,恐怕兩家干係也就是在這次的兒女私情了。”
末了道:“瀾州山高水遠,臣徹查過衛家及衛家人,他們這三年來在長安都無人理睬,過得亦是窮困潦倒,恐怕無力再和瀾州有聯絡。”
劉青在大理寺待了三十年,對自己的查案能力有絕對的自信,他查出的這些東西絕不會有假。
如果是年輕時,他也許不會幫衛家說一句話,但如今許是年紀大了,在親眼見到衛娘子的慘狀和衛家人哭得幾度暈厥的模樣,他便也希望早日懲處兇手。
可惜陛下一直不允,如今嚴允自盡,也算還了衛家人公道。
綏帝籠在袖中的手一直在緩緩摩挲扳指,對劉青的話不置可否,忽然問:“三年前,朕尚未回宮時,嚴禮和三皇子關係如何?”
劉青頗為不解,這些事陛下在登基後應當都查過了才是,還是如實道:“嚴尚書忠於先帝,如果真要說,那也只在先皇的意思下,和四皇子及玉家走得稍近些。但在陛下您回宮後,嚴尚書就撇清了和玉家的干係。”
正是因嚴禮看得清形勢,一直以來都沒有越界行為,後來還迅速對綏帝投誠,綏帝才繼續讓他待在尚書的位子上。
但如今,綏帝總隱隱覺得某一處有蹊蹺。
劉青突然想起甚麼,補充道:“對了,先皇駕崩前正好召了許多臣子入宮,突發惡疾時,嚴尚書也正在先皇身邊。玉家當時說先皇留下口諭,傳位四皇子,崔侯站起身力斥後,是嚴尚書和幾位老臣幫了崔侯說話。”
竟還有這一出——
綏帝目光忽的冷然看去,讓劉青頭皮微震,不知自己說錯了甚麼,他只是為證明嚴尚書應當不會有異心。
“當時你也在?”
劉青道:“臣在大殿外侯詔,不在其內,此事也是聽說的。”
足足有十息的寧靜。
“嗯。”綏帝的神色,已經恢復了平淡,“既然嚴允已死,結案罷。”
雖不知話題怎的跳躍如此之快,劉青仍迅速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