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七十三 (第1/5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死者是二十年前的新科進士, 姓陸,及第時才十七歲,堪稱英才天縱, 不僅詩文如錦, 據說還生得秀骨天成、清俊拔俗。登科後榜下捉婿,有不少達官貴人搶著要捉他回去當女婿。
可惜在曲江池杏林宴和雁塔題名之後, 這陸姓進士便不知所蹤,數日後有人在曲江池裡將他撈出來,已經成了具面目全非的浮屍。
死的畢竟是個進士,京兆府和刑部很是下功夫查了一番, 但最後卻不了了之,草草結案,道是那士子夜遊曲江,因醉酒不甚跌入池中溺水而亡。
當時這樁案子也算轟動一時, 許多人猜測其中另有內情, 但既然府衙認定是意外,議論了一陣也就淡忘了。
到如今已有二十年, 記得此事的人已不多,只有他的幾首詩作依然在流傳, 人們最多在讀到他的詩句時提一嘴,慨嘆一聲“此子命薄”。
可總有人一輩子不會忘記,他的老母親以七十高齡敲響登聞鼓, 讓這樁二十年前的舊案轟動朝野。
那老嫗家住城南, 自兒子溺亡後便瘋瘋癲癲,逢人便稱自己的兒子並非溺亡,而是去某個權貴府上赴宴,之後便再沒有歸家。起初有人聽她言之鑿鑿, 心下將信將疑,可她說不上來兒子去的究竟是哪家府上,一會兒說是馮宰相家,一會兒說是寧遠侯府,一會兒又說是裕王府,總之沒個定準,慢慢的也就沒人聽信了。
如今她去敲登聞鼓,一口咬定是武安公。
武安公正是牆倒眾人推的時候,頗有點蝨多不怕癢的勁頭,皇帝命刑部和大理寺詳查,一查二十年前的案宗,再找人證一核對,那陸進士果然是去武安公府赴宴後失蹤。
不久,府上管事終於供出實情,武安公看上陸進士才貌雙全,將他囚在後院裡,熬鷹似地熬他,那進士不堪受辱,竟坐著用腰帶將自己勒死在門閂上。
真相公之於眾,朝野上下一片譁然。
最為義憤填膺的要屬大公主。
訊息傳到大公主府,她氣得將書案拍得“砰砰”作響,對侍女道:“這遺臭萬年的老畜生,死老魅,千刀萬剮、五馬分屍都抵償不了他的罪業,可惜了那驚才絕豔的陸公子……”
那侍女重重地清了清嗓子。
大公主道:“你嗓子不舒服?昨日叫你別貪涼喝涼茶,染上風寒了吧……”
那侍女輕輕搖頭,拼命朝她眨動眼皮。
大公主狐疑道:“眼裡進沙子了?”
頓了頓道:“方才說到哪裡了,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