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4/5頁)
言朝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們的美國全息手機怎麼還沒出來?”
“快了快了,我快要結束這場地獄式的折磨了。”卡恩在美國感受到了什麼叫做頭禿。
頭頂沒有邵煉幫忙撐腰,光是做手機公司的各項軟體全息最佳化,都讓他痛苦得想自殺。
“保證年底前做出來,做完我就休一年的年假!”
卡恩還在努力,米勒先生就帶著親朋好友期待的手機回來了。
他剛落地,就收到了各方問候。
哈蘇克教授在大學量子研究院發出緊急召喚,讓他帶上手機,趕緊開會。
就算是去德國治腰椎,米勒也逃脫不了回來補上交流會的責任。
臨時加場的交流會領他腰疼,人還沒坐下幾分鐘,就非常的想走。
然而,助手放了一份論文稿件在他面前。
米勒見到《商用量子共振加速推進器》的題目,頓時不腰疼了。
“哈蘇克,你是這篇論文的審稿專家?”
哈蘇克研究領域與推進器相距甚遠,平時只會挑選量子通訊技術或者凝聚態方面理論研究論文審審,應用類的漫天胡侃都在他的拒絕黑名單內。
但是,他居然接了這篇基於真空零點能的論文。
米勒肅然起敬,“你變了,你再也不是那個刻板糾結的哈蘇克了。夥計,我為你感到驕傲和自豪,快給威廉透過吧。”
“我早就透過了。”哈蘇克研讀論文數十次,實驗室徘徊好幾天,也只有米勒還有心情在中國遊山玩水搞代購。
他說:“這不是一般的科學幻想,但不是什麼痴人說夢,按照威廉.邵和沈明洲提出的觀點,這是理論上可實現的不可行研究。”
《SCS》新一期封面刊登了邵煉和沈明洲的論文。
量子大時代的加速器研究論文,給所有量子應用研究者當頭一擊。
他們還在探討真空零點能是否存在,表現形式,實現方法的時候,竟然有人已經開始說“哦朋友,我已經基於真空零點能設計出了超強量子推進器了”。
匪夷所思,跨度極大。
翻開期刊時,他們都止不住思考:你們在設計之前都不先考慮證明一些真空零點能嗎?!
然而,詳實深奧的論述,讓讀者放棄思考。
最終視線落在了並列一作的兩位以拼音為名的作者身上。
很好,邵煉。
不錯,沈明洲。
當邵煉的名字從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