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鹽小甜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位權臣不似一位有善心的主。◎
穀雨時節,春意闌珊。薰風拂過桑府後院的青石小徑,吹起簷下繫著的銅鈴細碎作響。
桑折枝正坐在窗楣前,對著眼前的菱花鏡將發上珠翠卸下。
累絲步搖、燒藍珠花、鎏金掩鬢……直至最後一支紅玉簪子放在妝臺上,一頭青絲如墨洩下,落滿雙肩。
丫鬟紫珠忍著眼淚,以象牙梳子為她順了順長髮,挽起一個簡單的少女髮髻。
臨到要束髮了,紫珠卻沒去碰那些華貴的簪子,而是顫抖著手,去拿旁側一截新折的桃花枝。
她的指尖剛觸到微糙的樹皮,忍了許久的眼淚便簌簌而下:“姑娘,您再去求求夫人,求她讓您留在府上。”
閨房裡一時靜謐無聲,唯有紫珠與半夏低低的啜泣聲斷續響起。
*
一切的變故,始於三日前的深夜。
彼時,桑折枝已經歇下,還是紫珠進來將她喚醒,說是夫人身邊的孫嬤嬤過來傳話,讓她立時往前院裡去。有急事要與她商量。
桑折枝朦朧醒來,只來得及清水淨面,便匆匆更衣走到花廳。
方繞過十二面玳瑁屏風,卻見廳內燈火通明,桑家人各懷心思的視線齊齊打在她身上,像是要將她釘穿在照壁。
也正是在那個微寒的雨夜裡,折枝得知自己並非是桑家子嗣。
深夜遞來的一封書信,揭開了當年往事。
十數年前,當時還是縣衙主簿的桑硯右遷縣令,拖家帶口去荊縣走馬上任。
途中大雨,進退不得。情急之下,只好舉家在破廟棲身,以待雨停。
誰知雨勢轉急,破廟裡又闖進來一對躲雨的夫妻。
其中男子容貌英武,懷利刃在身,自稱是躲避戰亂的江湖人。而他的夫人戴著幕離看不清容貌,卻能看見腹部已經高高隆起,顯然是身懷六甲已近臨盆。
破廟無主,桑硯也不好強行趕人,只好勉強寒暄了幾句,又暗中吩咐家人們小心這等江湖莽漢。只等著雨勢轉小,便立刻攜家眷離開。
熟料,幾道驚雷過後,兩位夫人動了胎氣,同時生產。
而心懷不軌的江湖客趁著天黑人亂,悄悄換過了兩家嬰孩。
江湖客生的女兒,被當做戚氏的女兒,留在桑府千嬌百寵長大。即便是中途繼室柳氏過門,也從未苛待過分毫。
而戚氏生的兒子,卻被江湖客帶走,直到十數年後才查清了自己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