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大頭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鄭博士不給尤辰星打電話,反而給雲宛打電話,接到的時候,雲宛也覺得很奇怪。
然後聽了鄭博士的描述,雲宛又覺得,可以理解為什麼給自己打了。
“估計他也是很不確定吧,鄭博士自己肯定沒問題的,往上數父輩三代都是在科研院工作的。”
“和國安局合作之後,對資訊的核實應該也會很謹慎,怕提供了錯誤資訊,也對他提供的人不好。”
至少這通電話裡,雲宛是能感受到這種小心翼翼的。
迴歸通話本身。
“鄭博士說,他當時判斷的時候,因為這個公式很基礎,感覺每個實驗室或多或少總是會用到,在幾個實驗室裡面拿不定主意。”
“譚主任是後勤的,又在科研院工作了大半輩子,其實和大家的關係都搞得很好。”
這點尤辰星知道,當初去科研院的時候,在雲教授的實驗室裡,他們科研人員沒時間去拿做實驗的輔材,下了班譚主任不讓底下的人送,他順路便親自跑了這一趟。
針對這個行為,雲宛說起來的時候並不驚訝,雲教授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從譚主任手裡接過材料的時候,也沒有特別的受寵若驚,從這一個細節就能看出來,雖然已經是主任了,但如果方便,他還是經常給各個實驗室跑腿送東西的,大家對他的到來才會這麼習以為常。
換言之,這麼一個細節就可以見得,譚主任和科研院內實驗室的關係都不錯。
關係都不錯,這個特徵,便又契合了他們排查情報人員的重點標籤之一。
雲宛:“鄭博士是看你們給他發的影片想到的,他看到了譚主任當時去他們實驗室做耗材記錄的時候,然後想起來的細節。”
雲宛儘量用鄭博士的原話道。
“他說,第一個錯誤公式因為很基礎,所以一直拿捏不好,然後國安局的時間段排查資料,又遲遲沒送過來,他在幾個實驗室裡猶豫。”
“這個公式也不是什麼機密公式,就很正常,所以他想的時候,有時候會把這個公式寫到自己的筆記本上,只要實驗室有空,他就去核對資料。”
“那天……”
鄭博士的話似乎又響在了雲宛耳際,聲音糾結道。
——“那天譚主任來了,我們核對的時候,我本子就擺一邊的,上面有半個殘缺的公式,譚主任恰好就瞥到了。”
——“其實他也沒說什麼,只是問了我一句,是不是要進實地測驗了,問的我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