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乘官轎和一乘小轎出現在村口,一個轎伕對村口的一個村民詢問了什麼,然後這兩乘轎直奔徐仁的家而來。單媽幾日來一直跳動不停的眼皮在這日早晨平息下來,當轎伕們叩響徐仁的家門時,單媽知道來接她們的人到了。
秋後赤裸的田野在陽光下閃放著金黃色,像一個修剪了枝條的花園慢慢呈現出它幼稚的輪廓。董小宛和單媽是在一片陽光中上的轎,董小宛上轎時回首的一笑使村莊中所有注視的目光全部凝結在空中,村中的高齡老者——九十七的王槐根拄著柺杖在陽光下顫抖的影子在這一刻也突然不再顫抖。董小宛在上轎的剎那間突然想起了宗新,她回頭向村中的人群望了一下,但宗新卻無影無蹤,而此時宗新的目光正透過窗縫直射著董小宛,眼角兩滴鹹澀的眼淚慢慢地掉下來。
董小宛看了一眼人群后又想起了南京的冒闢疆,然後她毅然地踏上了轎子。當轎子出村後,徐仁的屋中傳出感人肺腑的抽泣聲,村民都被這抽泣聲深深地吸引,而此時的徐仁夫婦將他們在老槐樹下回首往事的風景轉移到了村口,直到很久以後,他們還清晰地記得董小宛離去時乘坐的轎是怎樣地一顛一顫的。
黃昏時分兩乘轎子在眩目的夕陽下駛進鄭府的大門,鄭超宗看著村姑打扮的董小宛款款走出轎子,但董小宛那高雅、清麗的氣質透過村姑打扮的行裝依然溢滿了院子。
鄭超宗偕同夫人將董小宛接到院內,鄭超宗的母親正等著董小宛的拜見。當董小宛來到她的面前道了一個萬福後,鄭老夫人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她以她幾十年的風雨經驗判斷出了董小宛的不平常。她這時想起董小宛這幾日的遭遇,離開椅子走到董小宛的面前,執起董小宛纖弱的小手,從她那乾枯的嘴唇裡囁嚅出:“可憐的姑娘。”
這日的太陽還在西山邊逗留,鄭府的大門響起了三聲羞澀的叩門聲。隨著大門輕輕開啟,宗新猶豫不決地來到鄭府院中。在中午,董小宛離開瓜洲上轎回首的一望中,宗新感覺到他和董小宛的相處還沒有結束,在董小宛離開後不久,徐仁夫婦看見宗新失落地呆在屋中,便對宗新說:宗新,去護送董姑娘到南京吧!
單媽是看著宗新走進來的,她當時在倒一盆水。她看著宗新的全身佈滿了金黃的光亮,她知道宗新是帶來好運的。
宗新來的時候,鄭超宗正在書房的書案上寫著“雁”字。
他正想著派誰護送董小宛去南京。當他聽說宗新的到來,他提筆寫的“雁”字只寫了“廠”,筆就懸在了空中,然後他將聽說宗新救董小宛的經過細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