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 (第1/2頁)
樁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微微亮了,劉珏帶領南軍圍住了王宮,子離也帶著五千右翼軍來到了宮門前。兩人互望一眼,手下一將出列,對王宮大聲喊話:“太子領兵殘害手足,天理難容,已俯首認罪,爾等速開宮門迎璃親王進宮!”
王太尉出現在宮牆之上,沉聲喝道:“太子是王位的正牌繼承人,老夫怎知不是你們謀反,想要逼宮?”
安清王慢悠悠騎馬而來,顧相、李相早已率文武百官立於宮門之下,他緩緩從手中捧出黃綾裹住的聖旨,高喊道:“先皇遺旨,百官跪接!”
宮門外跪倒一片,王太尉與禁軍在宮牆之上跪接。安清王沉聲肅穆地念道:“……四皇子緋賢能豁達,堪任王之大任……王皇后謀害先孝賢皇后,廢為庶人,賜白綾……太子貶為清王,東郊別院思過……王太尉老邁,準其告老還鄉……欽此!”
讀完聖旨,顧相、李相及眾官員陸續傳閱完畢,均跪伏於子離馬前口稱:“吾王萬歲!”
安清王父子與眾將士接連響應:“吾王萬歲!”
子離朗笑一聲道:“眾愛卿平身!”言語中已是以寧王自居。他對宮牆喝道:“王太尉還有疑慮?”
王太尉口中連稱不敢:“先王旨意,下臣不知,請王恕罪!”
“不知者不罪!孤王在此承諾,絕不秋後算賬,絕不對曾追隨先太子者相加一指!”子離鄭重說道,拔出佩劍,手指輕抹,鮮血滴落,“若違此諾言,死後不得入葬玉象山頂皇陵!”
他這一承諾,不知有多少官員鬆了口氣。畢竟不知寧王遺旨者眾多,許多朝臣也長年輔佐太子,忠心於劉鑑。安清王也鬆了口氣,此時帝位初穩,要是馬上清除異己,會讓朝綱震盪。畢竟太子也無大過,唯一可挑的刺是他的生母王皇后毒害了先皇后,而且此事也是寧王說了算,手裡並無實據。
宮門緩緩開啟。子離慢慢走進去,這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多少年了,今天,他才終於成為這裡的主人!
一場原本計劃周密、安排細緻的奪宮之戰卻成了和平演變。安清王默然無語,劉珏瞠目結舌。莫名其妙的順利讓他心裡極為不安,王家就這樣放棄?早知這麼容易,還繞來繞去花費三年時間安排部署做什麼?他看看沉默的父王,看看大開的宮門和被百官迎進宮的子離,拋掉這種不安,耐著性子想等子離和文武百官以及子離的五千鐵衛進了宮,就進去尋阿蘿。
安清王看出兒子心思,一把拉住他:“不準去!”
“父王!為什麼?”劉珏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