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1/4頁)
七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日的早朝, 宋仁宗提出了修書一事。
雖然修書一事很麻煩,但是大臣們都知道修書的好處, 更清楚修書帶來的好名聲,並且還能名留青史。大臣們都願意修書。
見大臣們沒有反對,宋仁宗就下旨讓歐陽修負責主持。歐陽修曾經修過新唐史,在修書這方面是非常有經驗,把修書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做合適不過。當然,歐陽修目前還要主持科舉考試, 等殿試結束後,他才能忙修書。
說完修書一事,有大臣上奏黃河一事。
自從趙暘把水泥弄出來後,宋仁宗就下旨用水泥修建各大重要河流的堤壩, 其中就包括黃河。
從古至今,黃河一直有水患問題,每年夏天黃河最容易出事。一旦黃河出事,將會淹沒很多州府。
這些年,黃河比較老實, 沒有鬧出重大水患,但是小水患沒停過, 這讓附近的百姓們苦不堪言。
朝廷多次派人去修理黃河的問題,但是始終沒有什麼效果。只是修建黃河堤壩, 其實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話說回來,修理黃河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再者, 很多地方發生水災, 主要是黃河的分流的問題。
上奏的大臣建議修改黃河分流的幾條大河, 尤其是定永河。
這條河也有很多分流, 而且經常鬧水患。它一出現水災, 那麼其他幾條分河也會鬧水患。
雖然這幾年,定永河老實了不少,沒有鬧出水患,讓百姓們安居樂業了幾年,但是今年這條河開始不老實了。哪怕是重新修建了河堤了,好像也阻擋不了河水上漲。
不少大臣提出修整定永河,但是具體怎麼修,沒有一個人能提出好的提議。
修整河流是一件非常複雜又艱難的事情,而且還非常費錢。不止如此,還要遷徙百姓。歷史上,每次修河都會花費不少財力和人力。
如果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能修好河,那麼付出這麼巨大的代價是對的。就怕投入這麼多人力和財力後,還是不能修好河。所以,每朝每代都不敢輕易修整河流,只能“縫縫補補”。
定永河又要出事,宋仁宗只能下旨讓當地衙門把老百姓遷走,做好一切預防工作,把損失減到最小。至於修河一事,暫時還是算了。
說完定永河一事,大臣們又說起殿試一事。
省試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殿試。
殿試是科舉考試中最為重要的考試,可以說是重中之重,所以宋仁宗和大臣們都極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