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1/5頁)
七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暘跟蘇軾他們說了不少關於收復燕雲十六州的事情, 聽得他們目瞪口呆。
這些年來,他們忙著讀書, 忙著考科舉,對軍事不太瞭解。如今,聽趙暘說了不少關於西夏和遼國的事情,才發現大宋並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平安無事。
趙暘又跟蘇轍他們說了不少關於西夏和遼國在北境做的殘忍事情,聽得他們火冒三丈,讓趙暘務必要把燕雲十六州收回來。
跟他們說完收復燕雲十六州一事,趙暘又跟他們說起科舉改革一事。
今日的早朝上, 宋仁宗已經下旨改革科舉制度, 趙暘現在告訴蘇軾他們, 不算是洩露朝中機密。
趙暘非常詳細地跟沈括他們說了說新科舉的流程和規則。沈括他們聽了後, 第一反應就是慶幸他們今年殿試考中了進士。如果沒有考中, 明年就要考新科舉。
新科舉這麼嚴,又這麼難, 他們不一定能考中。
不過, 話說回來, 新科舉真的非常好。
蘇軾抬手輕輕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心有餘悸地說道:“幸好我今年考中了殿試的狀元,不然明年參加新科舉, 只怕我連秀才都考不中。”
蘇轍也是一副“劫後餘生”的模樣:“幸好我今年考中了殿試的榜眼。”
沈括也非常慶幸:“幸好我今年殿試考中了進士。”
趙暘被他們三人這副慶幸的模樣逗樂了:“你們就算參加明年的新科舉, 還是會考中進士, ”
“那可不一定。”蘇軾想到什麼, 疑惑地問道,“朝廷為什麼要改革科舉, 畢竟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現在的科舉制度相對而言有些簡單了, 而且每年錄取的人數實在是太多。”據說, 宋朝科舉錄取的人數是唐朝的好幾十倍,甚至幾百幾千倍。“這就導致出現了冗官的情況,也給朝廷帶了很大的負擔。這些官員中,渾說摸魚或者混吃等死的人非常多,他們完全不幹實事,不造福百姓,所以科舉必須改革,錄取的人數必須減少。“
蘇轍他們覺得趙暘說的很對,點點頭說道:“福慧,你說的很對。”
沈括反應很快:“這就是前段時間取消蔭補制度的原因麼。”
趙暘沒想到沈括想到了蔭補制度,送給他一個讚賞的眼神:“沒錯。冗官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每年的科舉考試錄取人數太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蔭補制度。靠父輩的蔭補進入仕途的人非常多,這些人絕大數都遊手好閒。再者,蔭補制度對參加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