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番外 (第3/5頁)
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搖了搖頭,徑自失笑。
“舉人?舉人,又哪裡是那麼好考的……”
#
楊大郎出了老三房的院子,熟門熟路拐過了幾條陌巷,又從田埂上抄了小道。
就進了小四房的大院子。
這院子當時興建的時候,就在楊家村外圍,有什麼匪患總是首當其衝,居住在裡頭的幾戶人家也都沒有善終。
後來小四房在楊家村內側的屋子被族裡收回,索性就搬到了這間大屋安生,多年來倒也打理得有模有樣,有了居家的意思。
幾個下人正在當院裡一邊揮扇子打蚊子一邊抽旱菸,見楊大郎回來,忙都起身圍了上來,殷殷切切地望著他。
楊大郎就苦笑著搖了搖頭,“八房這次學乖了,事先在三房那裡打點過了,恐怕這一次,三堂叔也不會出頭……”
眾人頓時就垮了一張臉。
一個慈眉善目的中年僕婦又問,“大爺,您看看五房的十三嬸……”
楊大郎面色微沉。
“十三嬸畢竟是女流之輩,這種事求到她老人家頭上,她也為難。”
他搖了搖頭,又咬了咬牙。“且看看再說吧。”
幾個下人對視了一眼,都覺心酸。
小四房就剩了大爺二爺兩個妾生子,族裡一手遮天,差一點把小四房算作了絕嗣支,這麼多年來,官司扯來扯去,家產是越扯越薄……
八房又仗著這幾年得意,手是越升越長,竟大有把小四房趕盡殺絕的意思。
偏偏小四房當年勢大的時候,在族裡也不是沒有冤家……
這三百畝良田要是被八房拿走,眼見著一年的進項就少了一半。
恐怕連下人的月錢,都未必能發得出了。
就有人轉著眼珠子,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唯獨那中年僕婦卻是把井裡湃著的西瓜汲了一個上來,切了一碟子給楊大郎送進了東廂房。
家裡人口少,正房就長年累月地空著,兩兄弟索性就睡在東廂房南北兩炕頭上,冬天也能省些煤炭。
西北的夏天曬得厲害,東廂房雖然通風,但到底比不上小三房的屋牆厚,暑氣隔著屋子鋪天蓋地地擠過來,楊大郎索性就打了一盆水,把腳泡了進去。
雙手捂住臉,撐在桌上,也不曉得心中在犯什麼愁。。
“少爺,吃幾片瓜。”那僕婦把碟子送到了桌邊。
又寬慰楊大郎,“您也別太心煩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