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下崗 (第1/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遠春沒有回來,她跟著導師在做課題研究,走不開身,說開學前會回來待幾天。
遠夏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隨著弟妹年紀的增長,大家各有各的事情,就越來越難聚到一起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以後可能就只有自己和小秋會留在越城了。
遠冬是學電子工程的,以後不是去珠三角就是長三角。
遠春以後肯定不會回越城來工作,因為越城沒有航天研究所。
重陽要是走藝術家路線,那麼最佳的定居地點當然是北京。
不過不管他們散落在哪裡,越城始終都有他們的家。
遠夏買房子的時候,給他們每個人都留了房間。沒有給每個人都買一套,是因為目前沒有電梯房,等以後有了電梯房再買吧。
1993年,還有一個熱詞是避免不了的,那就是“下崗”。
下崗這件事從1986年第一家國企破產就已經存在了,這些年破產的、倒閉的、重組的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數不勝數,但國家始終都沒有放棄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
然而隨著改革的深入,民營企業發展得越來越好,許多國營與集體企業反而像不能自主行動的嬰孩,始終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扶持。
這些企業逐漸成了國家的沉重負擔,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到1993年時,國家終於下決心整頓這個包袱,提出了“重點扶持,其餘放活”的政策。
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行業和企業,國家重點扶持,集中資源和資金髮展這些大企業,而其他的非重點企業,全都放手讓企業去自謀生路。
於是就出現了大批國營企業重組、整頓、轉讓、破產等情況,許多工人在這一背景下買斷了工齡,或者直接被放了沒工資的長假。
下崗是時代之痛,無數工人失業,家庭一夜之間失去保障。讓一直處於體制保護下的工人們陷入了無邊的恐慌與不安之中,幾百萬下崗工人,有多少能有從頭再來的能力與勇氣呢?
遠夏是親歷過這個時代的人,如今再次見證這個時代,依舊唯有嘆息。
八月份,遠夏去了一趟北京,先去看過了鬱振興,然後又去了一趟東北,這次他是為了請人。
受國家下崗政策影響最大的地方顯然是重工業基地東三省。東北被譽為共和國的長子,是新中國的驕傲,為國家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這個長子明顯開始落魄了。
遠夏還記得他上次過來的時候,東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