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1/9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康熙歇息了一會兒後,繼續逛廟會。
康熙和納蘭性德、顧貞觀聊得很盡興。
不一會兒,胤礽的眼神就開始飄。
他聽得懂那些詩詞歌賦的話題,但不想聽。於是他裝出一副“大人的話題小孩子並不想參與”的表情,甩掉他阿瑪的手,和福全走一起。
福全立刻把胤礽抱懷裡,把他皇帝弟弟拋一邊,膽子大極了。
康熙看著一大一小瘋玩的人,無奈地笑著搖搖頭,任他們去了。
康熙聽了胤礽所說的“南北黨爭”的事,非常好奇。
他再好奇也不好意思揪著胤礽打聽。
我這個當阿瑪的不要面子嗎?
所以康熙只能自己琢磨這件事。
納蘭性德雖然也不知道什麼南北黨爭的事,但他門客中文人眾多,南邊的北邊的都有。這些文人日常相處的時候總會帶出一些地域偏見出來。納蘭性德感情細膩,對那些人的感情衝突記得很明白。
康熙詢問的時候,他便這些事一一細說給康熙聽,和康熙一起琢磨這些表面衝突背後是否有更深刻的含義。
顧貞觀作為東林黨人的後代,從小耳濡目染,對文人那些彎彎道道瞭解得很清楚。每當康熙拿不準主意的時候,就問顧貞觀。
顧貞觀不斷擦汗。
如果可以的話,他並不想回答。
君子之爭怎麼變成了朋黨之爭?
學問爭論怎麼變成了利益爭奪?
那些光風霽月的道德模範,背地裡又有怎樣的陰暗勾當?
地方豪強世家與朝中大員勾結,他們立在前面的標杆人物,是怎麼從小開始養望?
顧貞觀身為文人,即使自己是真的道德模範,也不願意揭開文人那層光鮮的外皮。
若這事傳出去,他就無法立足了。
可面前是皇帝啊。皇帝詢問,他能不回答嗎?
他倒是可以以死明志,但好不容易才有了救回友人的希望,他不能連累友人。
康熙:你摯友在我手中.jpg。
還好有胤礽這個神仙寶寶,解救顧貞觀於水火之中。
胤礽頭戴剛買的虎耳帽,脖子上掛著幾串鮮豔的絨布花,左手拿著小小的木風車,右手拎著一個兔子燈籠,跑到康熙面前阻止康熙繼續折騰顧貞觀。
他跑到康熙面前後,先看看左手的木風車,然後看看右手的兔子燈籠,發現沒手去拉康熙的衣角,腦子不知怎麼的一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