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1/4頁)
七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安石向宋仁宗提出了他的變法, 果然沒有全部得到認同。
宋仁宗也覺得王安石提出來的變法很好,但是就像趙暘說的那樣,很多都不切實際。不過, 王安石的變法並不是全部不能用, 有一些還是能用的。
能用的東西,宋仁宗沒有任何遲疑,立馬下旨推行了下去。當然,那些不能用的內容,比如說青苗法什麼的被摒棄了。
變法是王安石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一點點的積攢經驗想出來的,可以說是他一生的心血, 哪怕他這一生才過了一半。
一生的心血, 三分之二的內容的都不能用,只有三分之一的內容才被採納,這對王安石來說, 肯定是個不小的打擊。但是,那些不被採納的內容, 他心服口服, 沒有任何怨言, 是他思慮不周。
王安石並沒有放棄變法, 他決定重新提出新的變法。當然, 新的變法要在舊的變法之上進行修整。
為了新的變法, 王安石決定再次去外地任職。他覺得他之前提的變法並不能全部實行,還是因為他去的地方少了,對民情和當地的衙門瞭解的不夠多。
宋仁宗見王安石堅決要去外地任職,也只好答應他。不過, 要等今年科舉考試結束。
王安石原本也打算等到他兒子考完科舉再去外地任職。
對於他爹爹要去外地任職一事, 王胖胖一點也不覺得驚訝。就算今年他爹爹不申請去外地, 明年一定會申請的。
這幾年,他爹爹留在汴京城,沒有去外地任職,主要是因為妹妹太小。如今妹妹大了點,他爹爹是不會再留在汴京城。
王安石在汴京城待了三年,還是不喜歡留在汴京城做差事。汴京城太過繁華,對了解底層老百姓的辛苦和不易沒有什麼幫助。他還是喜歡去外地,走在田地裡,瞭解當地老百姓的情況,想辦法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對於王安石這樣的實幹家,趙暘還是非常欣賞的。如果大臣們都像他這樣實實在在的為老百姓做事,那麼老百姓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說到體察民情這件事情。就在王胖胖考院試的時候,趙暘帶著文臣百官去汴京城外春耕。
從兩年前,宋仁宗就把春耕交給了趙暘,讓他帶著文武百官春耕,而他和曹皇后就不露面了。
不是宋仁宗和曹皇后想偷懶,不去春耕。而是為了讓趙暘得到民心,他們這才把春耕這件事情完完全全地交給他做。
每年,趙暘不僅要帶著文武大臣們春耕,還帶著他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