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第2/3頁)
和風遇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更加的加強了人對這幅油畫第一視角的代入感。
而油畫裡的畫家留在畫布上面的內容也很簡單。
他似乎是有感於自己蒼老無力,於是留下了一幅嚴冬……萬物凋零的油畫。
一切都被毫無生機的白色所包裹……大雪掩蓋了萬物……
一種說不出的衰敗、寂靜、空靈的感覺瀰漫著整幅油畫。
這強烈的哀愁情緒似乎也感染到了木島中宏兩人。
他們倆看著看著心頭就是一跳,莫名的傷感縈繞在心頭。
因為不管是誰都會逐漸衰老的。
身體變得虛弱。
精神變得萎靡不振。
生老病死……人人都會有的經歷。
而這些,被東野司以極其敏銳的筆觸給捕獲到,並且留在了畫布之上。
但就在這種第一人稱視角代入感最為強烈,哀愁情緒渲染到極致的時候。
畫面中間湧出一抹綠痕。
而就是這抹綠痕,似乎將剛才一切頹喪之感全部掃空。
讓整幅畫面帶上了一抹生機。
這就讓這幅油畫的格局一下子就被撥高了。
直到這個時候,木島中宏他們才知道東野司為什麼把這幅幾乎看不見任何與春天有關的因素的油畫取名為《冬與春》。
《冬與春》,這正是兩個季節交替的時候。
季節能夠輪替。
但人生卻不能輪替。
東野司這幅油畫以大筆墨描繪出了冬日肅殺、萬物瘦骨嶙峋的姿態,就是為了突出‘人生不能如四季那樣反覆輪替’的無奈感。
可是人生雖然不能如四季那樣輪替,但卻可以保持一種寵辱不驚的年輕心態……
是的。
歲月雖然無法逆轉。
人會為生老病痛而感到遺憾,無力,甚至哀嘆。
但同樣也能脫離腐朽的肉體,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冬與春》,這兩個極端的季節,透過自然景觀與油畫裡蒼老雙手的心理活動,如此緊密的聯絡在了一起。
有一種說不出的強烈對比感。
“木島會長……東野老師這個……”
影山文太禁不住張了張嘴,轉而看向另一邊同樣看得也有些發呆的木島中宏。
這已經不是撿到寶的級別了。
他們倆這簡直就是挖到了一座寶山!
說句不客氣的話,他們倆甚至覺得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