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娜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央金,她跟我來青樸,我放心不下她……”
原來,在安多藏區的某個小村莊,頓珠和央金是鄰居。四十出頭的頓珠是村裡的黨支部副書記,他兒女成雙,妻子賢惠。央金一家住在頓珠家隔壁,她沉默寡言,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村委會的會計。丈夫是村裡的農民。
頓珠和央金兩家,和睦為鄰。兩家的孩子也很要好。
頓珠懂藏、漢文,常教央金的孩子認字讀書;央金做了好吃的麵疙瘩湯,也要送半鍋給頓珠一家。但一天,夜半月圓,頓珠和央金,從相互敬慕到暗戀,愛情在這個晚上像衝破了堤岸,終於越過了兩家人相隔的牆。
央金淚流滿面,她想,村裡的小河,歷經多少,才來到這個村莊,她和頓珠,也經歷了生生世世緣分才走到一起,河水不會倒流,他們的宿緣沒有退路。
他們拋下孩子、家庭和婚姻,拋下一切,出走了——
但黑夜茫茫,該去往哪裡?
他們風餐露宿,去了印度、尼泊爾,朝拜了西藏所有的神山聖湖。一天,路彷彿到了盡頭,他們到了青樸。
陽光像白銀,微風像密語,山上,蓮花生和益西措加密修的巖洞,像青樸的心窩。傳說中,108個修行洞、108尊刻在巖壁石上的佛塔、108個天葬臺、108個泉眼如夢……
頓珠和央金,再也沒有離開過108顆念珠。
頓珠和央金在青樸巖洞,一住就是8年。
直到一位活佛重建文則寺,活佛請頓珠和央金管理小寺。
文則寺,是尼姑院。
頓珠腰上掛起一大串文則寺的鑰匙。除了管理寺院,他要給尼姑們講解佛經、教授藏文、主持寺裡的法事……
那天,聽著頓珠拉的講述,我突然問:“尼姑央金拉,這些年,您想念孩子嗎?”
央金在禁語,不說話。聽到我問她的孩子們,她怔住了。她停下手裡撥動的念珠,一臉恍惚。但她沉默著,對我搖頭。望著她堅毅的神色,我的淚水嘩嘩流淌,我彷彿感覺到她做母親的心,曾怎樣痛過。
多年後,我再來到青樸,協助基金會送酥油、茶葉和日常藥品。
那一路,黑夜像蜜一般醇厚,天矇矇亮時,我們到了。
路,這時已經修到青樸半山的文則寺。山上下來一位年輕的僧人清點我們捐贈的物資。中午一點,桑耶寺也會送來一批糧食,這位僧人對我們說,那時山上會下來十幾位僧人,把物品扛上山,再通知每個山洞裡的隱修者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