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餅和蒸蛋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論大比,參與書院八十五間,除十五間書院來自周邊藩屬國外,其他七十間書院都是華國境內師資、生源排的上號的優質書院,基本囊括了華國最優秀的文人雅士,現任的絕大部分朝廷官員都出身自這些書院。
華國科考,經論佔有比例極大,所有求學的讀書人對經論一道都最為重視,所以今日一戰,勝者將名揚天下,其優秀的策論還能上呈中樞內閣,為相關國事作參考,那可是對一個讀書人而言無上的榮耀,所以往屆經論科大比競爭都相當激烈,然而這並沒管什麼用,只要有麓山書院參加,魁首一般就和其他書院無緣了。
今日經論大比,上午是淘汰賽,八十五間書院本次參加經論大比的學子核實身份後在辰時按順序進入崇文殿,在規定的兩個時辰內完成考題後離場。下午申時左右由這次大比戶部主事兼任的主考官在殿外當眾宣佈成績,按閱卷官所蓋印章個數進入下一輪。此次閱卷官共十人,分成兩組,五人一組進行閱卷。他們都是學識淵博的各方大儒,並且不在朝堂,也與天下眾書院毫無瓜葛的隱士名宿,請他們做主考官,也是為了儘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所有試卷都遮蓋姓名,以流水線的方式透過閱卷官,試題只有九道,前五道只是記憶題,均有正確答案,後四題則為開放題。第一位閱卷官只負責前五道有正確答案的記憶題,若正確就在試題處蓋上印章。剩下的開放題就交由後面四位閱卷官,一人一題,同樣,也是透過就蓋上自己的印章,閱卷完成後根據透過印章個數進行分類,獲得七個以上透過印章者才能進入下午的雄辯擂臺賽。擂臺賽是車輪制,按上午所得印章個數從低到高出場,兩兩辯論,直到駁倒參賽所有人,擂臺上只剩最後一人,經論大比才宣告結束。
李鈺一本正經的坐在崇文殿內殿,聽著站在殿前鬍鬚長長的主考官宣佈經論大比規則,滿腦子的崇拜,孩子們都是天才啊!上午考知識積累,下午考應變能力,這可比原來那兒的各種奧賽變態多了,想必那九道題肯定都是特別難的那種,更別說下午那場要以一人之力駁倒幾十人的辯論了,出題的大人們,你們讓那些滿肚子學問卻羞於開口的悶騷學霸要怎麼破?
下意識看看坐在身後經論科的兩個小孩,都是十七八歲的年紀,可能是古代孩子都成熟的較早,倒絲毫看不出孩子氣,年輕的臉上倒都是一臉躍躍欲試,只是礙於殿內坐滿了各個書院的參賽學子和博士,都壓抑著,只是眼睛還是越來越亮。
李鈺本來是不怎麼想來的,這一段時間雖說也惡補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