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貝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說的請城隍爺,並不是朱標理解的那個意思。他剛聽到這句話時被嚇了一跳,一問才知道這個“請”字只是種表達罷了。
沒有泰山府君的世界當然也沒有城隍,不過這並不影響民間的傳說與百姓們的信仰。
從一個農民的思維出發,老朱同志覺得,要解決朱標的問題,只有這個辦法才正好合適。
他有四條理由。
其一,城隍廟遍地開花。早在周代,就有了城隍爺的前身水庸神。拋開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對居住地的保護意識,在人們心裡佔據極大地位,這可比佛教道教的時間來得久,故而廟宇相當多。
其二,百姓們信賴,不生猜疑。城隍爺在民間擁有更為樸素與持久的信仰,不需要明白什麼經書典義,城隍爺就是大家能幻想出來的保護自己的,我平日裡供奉你,你保護城鎮村子,簡簡單單的關係。不像是其他的神仙高高在上,又有等級,又成系統,各有忌諱和喜好,城隍爺最接地氣。
第三,城隍爺也有管理生死簿的職責。審判鬼魂的這個業務,據說在隋唐時期,被人們幻想著,加入了城隍的工作中。
第四,歷來有皇帝與百姓“冊封”城隍的傳統,前者一道聖旨即可,後者自發的供奉,或是因為尊敬英雄,或是因為感謝父母官,主動將一些死去的人作為化身“抬進”廟裡。有這樣的先例,就好作文章。
聽了這些理由,朱標也認為很對。他們確實可以樹立類似的形象加以利用。只不過此事需從長計議,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成的。
關於人選,朱元璋認為應選擇老實的、忠厚的、有本事的當地長者。朱標則認為長者辦事較為頑固,倚仗經驗,而且精力不足,不是合適的人選。處理鬼神之事,還是要選得專業一點。
無論如何,這確實是好思路,朱標決定明天就去郊外的城隍廟看看。
他的爹孃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和好了,馬秀英收了碗,朱元璋去開會,朱標坐了一會兒,也要告辭。
“明日中午記得來娘這裡。”馬秀英送他出去,溫柔道,“廚房剛得了一隻鵪鶉,燉給你補補身體。”
“嗯,我一定來。”
馬秀英摸了摸朱標的臉頰,擔憂道:“你在那鬼樓上受的傷,全都好了吧?”
“好了,只是小傷,當時就止血了。過了段時間和沒出事一樣。”
“那就好。”馬秀英垂下眼睛,看著自己的孩子笑起來,“你要小心,知道嗎?凡事都要多思考思考,在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