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就都趕過來聚一聚。不時,村裡人曉得王安樂和周文明日就要離開坎子村,也抽空過來說兩句話。
人一多,倒衝散了王安樂離別的傷感。
她也實在沒工夫傷感,這會兒她正被堂姐堂嫂等人圍著教導如何做人兒媳婦。周文爸媽是雙職工,且老家還是滬市這個鼎鼎有名的大城市。坎子村的人多少有些擔憂王安樂會被人家欺負。
兒媳婦可不好當。
高嫁的兒媳婦更難。
就他們坎子村的苗絨絨不過是嫁到縣裡,還被婆家欺負的喘不過氣。
安樂嫁到滬市,孃家離的遠,身邊除了周文半點依靠都沒有,若是被人欺負了恐怕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大夥兒東扯一句西扯一句,聽的姜春花眼泛淚花,胸口打鼓,不免出聲道:“早曉得這樣,還不如把安樂嫁到村裡了。”
這話一出,王安樂的奶奶柳雁南當即不樂意了,她掃了眼門外,見周文被男人們圍在門口說話,心裡鬆了口氣後道:“什麼時候了,說這樣的廢話?這三年來周文是如何待樂樂的,你沒看見?多大人了,說話也沒個顧忌,若是被女婿聽去了,小心寒了人心。”
“媽,我就是一時嘴快,周文這個女婿我是頂頂喜歡的,可一想到閨女要離開坎子村,我就不放心。”
柳奶奶嘆了口氣,溫聲道:“麻雀子大了還要飛出去闖蕩,更何況人呢?咱安樂是去滬市讀大學,這可是祖上冒煙的大喜事,哪至於讓你哭哭啼啼的。你反過來想想,是閨女一個人去外地讀書你放心,還是有周文護著你放心?”
那自然是有周文護著比較好。
柳奶奶這麼一打岔,話題就轉到讀書上面去了。坎子村貧困,教育環境也差。除掉知青,整個村子裡就只有王安樂這麼一個大學生。
沒辦法,日子難過,哪有閒錢閒工夫讓孩子讀書。
至於王安樂,主要是她身子骨太差,她爺爺又有退伍補貼,所以才能一直讀書。
“大侄女,你是咱坎子村飛出去的金鳳凰。周家再好你也莫懼,大不了回來過日子。”說話的是大伯孃。
當年姜春花早產奶水不足,又加上田地裡年景也不好,家家戶戶都吃不飽飯,村子裡還餓死了好幾個人。
那樣的情況下,大伯孃本不想奶王安樂。偏王愛國一天三頓往人家屋子裡哭,愣是用眼淚水把人哭心軟了。
因是自己奶大的,這位大伯孃疼愛王安樂比疼親兒子還要疼。
這不,無人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