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江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與左側冷白的面板完全不同。
右側的臉頰上, 遍佈著密密麻麻的疤痕。
從額頭到眼角,一直到脖子,全都是。
疤痕是深紅色的, 是明顯的燙傷。即便已經過去多年, 傷口早就恢復了,可那塊巨大的傷疤仍舊高高鼓起, 十分的突兀。而疤痕上的皮肉,也被燙的變形,猙獰的糾結在一塊, 用手摸上去,坑坑窪窪的, 像是在摸一件繡品。
可惜,這“繡品”帶來的, 不是旁人的驚歎,而是鄙夷嘲笑,指指點點,以及自以為是的同情。
倪嘉的手,輕輕摸上這塊傷疤。
這塊傷疤, 在她還不記事的時候就存在了。
她是父母第一個孩子,由於沒有經驗,看顧不善, 讓兩歲不到的她接觸到桌子上的熱油, “啪嗒”一聲, 熱油澆在她頭上,順著右側臉頰嘩啦往下,一直滴到脖子、胸口。
剛出鍋沒多久的熱油啊!
再加上,她那時還是個兩歲不到的孩子, 面板最是嬌嫩的時候,輕輕一掐,可能都要留下印子,這一燙,立刻就燙壞了。
哪怕很快就送進了醫院,可醫生給她處理完傷口以後,卻搖搖頭,除了感嘆孩子比較幸運,眼睛沒有燙壞以外,對於治好後留下的傷疤,卻是束手無策。
當然,也不怪他。
即便到了現在,對這種疤痕,依舊束手無策。
把養好傷的倪嘉接回來後,父母大哭一場,倒是也自責了兩年,四處找醫生給她看病。
但是很快,隨著倪嘉越長越大,疤痕治癒可能越來越低,再加上有人勸,說倪嘉帶著這一臉傷,以後工作結婚都受影響,養活自己都難,更別提給他們養老了,讓他們趁著年輕,趕緊再生一個。
也不知是不是戳中了心裡的擔憂,兩口子很快動搖了。
然後,七歲的時候,妹妹出生了。
夫婦倆放棄了這個被他們養廢的大號,似乎把虧欠倪嘉的疼愛,全都彌補在妹妹身上。
對於倪嘉這個最該愧疚的孩子,出於羞愧,不想見她也好;覺得她養廢了,不需要再多關心也好,總之,態度日漸冷漠起來。然後沒兩年,在妹妹生了一場小病之後,夫婦倆緊張的不行,乾脆以帶不過來兩個孩子、只能專心照顧妹妹為由,把她扔到了鄉下奶奶這裡。
呵,帶不過來。
倪嘉就這麼留在了老人家。
其實,爺爺奶奶對她很好,尤其因為臉,稱得上是溺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