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在研製全電力驅動主戰坦克。並且從中國獲得了幾套軍用電力驅動裝置。
這份情報。讓宮本立即聯想到發生在五年前地“東海事件”。
在那起事件中。日本扮演了一個極不光彩地角色。成為了美國地“替罪羊”。不但自民黨因此輸掉了大選。成為了在野黨。日本也從此走上了一條與戰後六十多年來完全不同地發展道路。
只是。在接下來地五年中。唱主角地並不是日本。而是中國。
三年前。中國科學院在高溫超導材料與可控核聚變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隨後,中國五大汽車公司與三大電力公司以資本入股,中科院以技術入股,成立了“龍翔新能源公司”與“龍騰動力裝置公司”。兩家公司以中科院的高溫超導材料為基礎,分別研製具有商用價值的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機。
兩年半前,世界上第一座試商用可控核聚變發電站在中國浙江省的金華縣破土動工,預計在五年之內建成,併網發電。
吉慶汽車——中國最大的民營汽車公司——推出了第一種採用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機做動力系統,最大行駛速度達到了每小時一百八十公里,充滿電後最大行程達到了八百五十公里,售價僅比同型別普通汽車高出百分之二十,成為真正具有商業價值的純電動汽車。
隨後兩年,中國透過推廣電動汽車,建設覆蓋全國的汽車充電站,全面改進國家電網等基礎設施,迅速拉動國內消費,擺脫經濟危機,率先步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並且拉開了以高溫超導技術與可控核聚變技術為核心的第四波產業革命的序幕。
直到現在,美日歐在高溫超導技術與可控核聚變技術上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為了獲取中國的核心技術,日本想盡了辦法。
最初,日本進口了幾輛電動汽車,拆下了上面的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機。結果發現,這兩種關鍵裝置都採用超高壓密封的封裝方式,不管是拆解,還是用儀器進行檢測,都會導致內部結構損壞,從而徹底報廢。
隨後,日本幾大汽車公司希望透過技術引進,或者合資建廠的方式獲得核心技術,結果都以失敗告終。複合蓄電池由“龍翔公司”生產,超導電機則由“龍騰公司”生產,核心技術掌握在中科院的手中。合資的五大汽車公司能以成本價購買成品,其他汽車公司,特別是外資汽車公司卻要以高價購買。
最後,日本情報機構綁架了幾名中科院的科學家,結果卻弄巧成拙,不但沒有獲得相關技術,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