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年之後“共和國”號就必將落伍。

2014年,英常徽在提交給紀佑國的《海軍遠景發展規劃報告》中明確提到,共和國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建造排水量在7萬噸以上,載機數量超過75架的大型攻擊航母。

這份報告讓英常徽成為了“共和國的馬漢”。

紀佑國在同年批准了新式航母的前期研究與設計工作,只是沒有批准建造計劃。

雖然透過分析從俄羅斯購買地“瓦良格”號,設計與建造“共和國”號,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航母設計經驗的設計師與工程師,但是在當時地情況下,共和國既沒有需要,也沒有能力建造大型攻擊航母。

直到2015年底,第四次印巴戰爭結束之後,紀佑國才批准為建造大型航母做準備。

這次,發揮關鍵作用的仍然是英常徽。

遠征印度洋地特混艦隊在實戰中暴露出太多的問題,原因無二,沒有航母——特別是能夠確保制空權地大型航母——特混艦隊的作戰行動受到嚴重影響。

當時,特混艦隊一直在岸基戰鬥機的掩護範圍內活動,無法深入遠海。

對付印度西部艦隊的戰鬥中,擔任主攻任務的海軍航空兵的重型戰鬥機不得不飛行數千千米,前後三次空中加油,僅動員的加油機就有12架之多,對同時展開的空中打擊行動產生了很大影響。

作為主要制海力量的特混艦隊不但沒有成為主攻力量,還扮演了“被保護者”的角色。

如果有一艘攻擊航母,結果將完全不同。

對付印度海軍尚且如此,對付更強大的敵人,結果會怎麼樣?

這份由英常徽牽頭,由海軍上百名在役與退役將領聯合發起,名為《共和國未來海軍》的報告直接催生了共和國的第二級航母,也是共和國第一級大型攻擊航母。

紀佑國在此時批准大型攻擊航母的研製工作,也不僅僅因為一份軍方的報告。

從國力上講,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結束,產業結構調整初顯成效,共和國經濟再次步入快車道,有足夠的國力支援建造大型攻擊航母。

從技術上講,隨著第二期研究展開,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與新裝置將陸續投入使用。

環境講,第四次印巴戰爭拉開了共和國參與國際爭從此開始,共和國將逐步解決與周邊各國的邊境劃分與領土糾紛問題,在國際舞臺上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展開競爭。

從政治上講,在“共和國”號服役前,共和國是聯合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仙路芳華

仙路芳華

恍惚兮
《仙路芳華》是恍惚兮精心創作的網遊小說,筆趣閣頂點實時更新仙路芳華最新章節並且提供無彈窗閱讀,書友所發表的仙路芳華評論,並不代表筆趣閣頂點贊同或者支援仙路芳華讀者的觀點。
歷史 連載 40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