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趁熱打鐵,有足夠的把握以較低地代價攻入扎格羅斯山區,進入伊朗腹地,推翻伊朗政權。如果裹足不前,將在胡齊斯坦省面對伊朗的“游擊隊”,使戰爭久拖不決,最終進退兩難。
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伊朗只能與美軍打游擊戰。
5月12日,阿瓦士淪陷的次日,數支由革命衛隊正規部隊改編而成的游擊隊從山區小路進入了胡齊斯坦省。按照伊朗最高精神領袖下達的指示,革命衛隊將派遣15萬游擊隊員進入胡齊斯坦省,伊朗陸軍也將
把5個步兵師改編為游擊隊、派往胡齊斯坦省,胡齊斯坦省各地的伊朗民眾還將組織1萬游擊隊員。
正面戰場上打不過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游擊戰場上不見得打不過美軍。
至少,美軍至今沒有能夠總結出對付游擊隊的有效戰術。不管是在伊拉克、還是在阿富汗戰場上,美軍都沒能剿滅游擊隊。
伊朗祭出“游擊戰”,美軍的難題更多了。
胡齊斯坦省是伊朗人口僅次於德黑蘭省地第二大省,總共有近300萬居民。雖然有大約的居民是遜尼派教徒,但是其餘60%的居民都是什葉派徒。在此情況下,美軍佔領胡齊斯坦省的代價不會小到哪裡去。
按照蘭得公司在戰前的一篇分析報告,美軍至少要在胡齊斯坦省投入15萬地面部隊。
實際情況也許更加糟糕。就算美軍投入15萬地面部隊佔領胡齊斯坦省,在僅剩下1地面部隊的情況下,很難完成攻佔德黑蘭的作戰行動。
兵力不足還是次要問題,以美國的動員機制,最終投入的地面部隊很有可能超萬。
關鍵問題是,美軍能否承受佔領胡齊斯坦省之後出現的巨大傷亡。
伊拉克戰爭前3年,美軍總共付出了多名官兵陣亡地代價。而與伊朗相比,伊拉克簡直算得上是美軍的“天堂”。
當初,美軍一舉推翻了伊拉克中央政權,對付的是極端組織與烏合之眾。伊朗的中央政權還屹立在德黑蘭,不管是總統、還是最高領袖都有強大的號召力。伊拉克地民族成分與信仰非常複雜,分成了庫爾德人、什葉派與遜尼派股勢力,美軍可以扶持其中1股勢力對付另外2股勢力,減輕自身的壓力。伊朗沒有這麼複雜地民族成分
斯人、25%是亞塞拜然人、庫爾德人只有7%,國民葉派教徒、遜尼派教徒只有7%,民族凝聚力與宗教號召力明顯在伊拉克之上。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與荒漠,適合機械化部隊作戰。伊朗地大部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