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先天與後天 (第1/3頁)
未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藏書館與月珍一陣調笑後,又認真地研究起易經來。
剩下的問題就是“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無時”了。
在註釋前句時,孫星衍《周易集解》引崔憬曰:“行人事合天心也”。又引莊氏日:“若在天時之先行事,天乃在後。不違,是天合大人也。”註釋後句時,引崔憬日:“佈政聖政也。”又引莊氏日:“若在天時之後行事,能奉順上天,是大人合天也。”
其中的“行人事合天心也”,恰中要害,可謂一語道破天機。不僅適用於解釋先天后天問題,《文言》這一全段也離不開這一中心。
但這裡存在兩個疑問:一是開宗明義處說的是與天地合其德,結尾卻只說天而不說地。二是所謂先天后天的天,是指何而言。關於前一疑問,可以這樣回答:天地即《乾》《坤》,天為主而地順之,以天代表天地,並無不可。開頭說大人與天地合其德,是要全面表達天健地順等德性,不宜以天為代表。後面的天,當然是天地的代表、首腦,實際已包含順天而行的地在內,語氣上更簡潔有力。至於先天后天的所謂天,並不是殷代統治宇宙的天帝之意,也不是周初人們思想中“天命靡常”的帶有人格意味的天。就整個周易《易》傳來看,“天”字凡197個,是出現頻率最多的概念,意義可分為五種:以《說卦傳》所稱《乾》為天,以天為《乾的取象素材;二以天為《尚書,堯典》所說“欽若吳天”以太陽為主體之大天,如《乾》卦九五交之“飛龍在天”,《繫辭》之“尊效天”,《文言傳》之“天玄而地黃,等等;三指與人相對的自然社會與歷史的大勢,如《大有》卦《象》傳之“順天休命”,《無妄》卦《彖》傳之“天命不佑”,《萃》卦〈彖》傳之“順天命也”等等;四指一卦之上交,如《大有》卦上九“自天佑之,”《大畜》上九:“何天之衢,《明夷》上六“初登於天”,“《中孚》上九”“翰音登於天”,等等;五指一種肉刑,如《睽》卦六三“其人天且剩”,天是割鼻之肉刑。所有天字、都不表示天神。孔子在《繫辭上》五章裡有一段話,使我們對天及天佑這類哲理意義的天字,能正確理解。
“《易》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子日: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這段話雖是對《大有》上九爻辭的解釋,但爻辭是表達人事的,解釋也離不開人事。所以順字闡明天人合一的道理,正是上述“行人事合天心”的表述。天的概念表達得最鮮明是《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