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2/4頁)
辛夷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算開明,本不該心急,只是幾年前一些曖昧而零散的聽聞,讓他們對紀廷的感情生活始終存有擔憂。這時的他們隱約也知道猜到兒子幾年前執意前往G市和突然返回都與止安有關,他們並不瞭解當中的具體因由,也不明白內斂安靜的兒子為什麼會跟止安那樣張揚而不安分的止安糾纏不清,從小到大一路走來,明明一直都是止怡跟他比較親近,也曾試探地問過幾次,他都緘默,那麼多日子以來也對與她有關的事情絕口不提,紀培文和徐淑雲怕觸到他的痛處,私心裡也盼望他能慢慢淡忘,因此更是避免在他面前說起那個人和關於她的事,就當什麼都沒有存在過。好在紀廷並沒有像他們擔憂地那樣為一段感情而消沉,他認真工作,孝敬父母,關心身邊的親人和朋友,性格沉澱地益發的謙和沉靜,除了越來越大的煙癮,他並沒有為年少時一段荒謬的感情而偏離他應該走的路。
工作第三年的時候,紀廷在醫院附近買了房子,有過搬出去單獨生活的打算,無奈父母極力反對,這時徐淑雲已經退了休,考慮到父母年邁孤單,膝下又只有自己一個兒子,他也只有打消了這個念頭。
彼時他們家所在的大學裡已經重建了教工宿舍,像他父親這樣的專家級學者得到了相當大的優待,搬入了新建的教授樓。顧家也分得了新居,不過兩家的距離畢竟不像從前那麼近了。顧維楨和紀培文之間還是常來常往,人年級大了,舊友就顯得益發可貴,然而汪帆過來的次數少了很多,兩家人從前常在一處吃飯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
紀廷閒下來的時候,還是常回到小時候家附近的小路一帶散步,顧家的新居還在這附近,他也常遇上止怡,兩個人有時會在一起聊聊,有時候寒暄幾句便離開。止怡身邊也一直沒有合適的另一半,雙方父母並非沒有旁敲側擊過,他們兩人從小親密,現在感情也不錯,除了止怡看不見這一點微有遺憾外,再也沒有比他們更合適的一對了。當被問起時,止怡的態度始終是一句話,“隨緣吧。”可是她從小對紀廷的心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顧維楨和汪帆也因此很是困擾,無奈紀廷那方面始終沉默,他這樣的沉默讓徐淑雲和紀培文即使有心撮合,也始終不好開口,在兩邊家長為兩人的幾次刻意安排後,紀廷反倒對止怡更加客氣了,見面,也是禮貌地問候著。
劉季林經常深惡痛絕地對紀廷說:“我他媽的總算明白,什麼叫做不知好歹了,你小子怎麼就這麼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每次紀廷都是笑笑,說得多了,有一次他也問過劉季林,“你就這麼盼望著我跟止怡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