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畢思琛負手在大堂上來回踱步,他當然不會滿足土皇帝,他其實是粟特胡人,骨子裡就不認同大唐,他的夢想是割據安西和北庭重建畢國,畢國也曾是粟特國之一,已經消亡了,重建畢國就是每一個畢國人的願望。
如果割據安西成為畢國,自己就是畢國的開國皇帝,就在他向著美夢努力的時候,李鄴要來了,自己該怎麼辦?
這時,管家在堂下稟報,“老爺,康司馬來了!”
畢思琛點點頭,“讓他進來!”
不多時,康懷順匆匆走上後堂,躬身行禮,“參見主帥!”
康懷順也是粟特人,康國人,他一直全力支援畢思琛割據安西建國。
大家可能很奇怪,怎麼會有這麼多粟特人?
這其實就和粟特人的經商以及旅居習性有關,粟特人要長途跋涉販賣貨物,他們必須在絲綢之路的沿途有補給點、貨物儲存點、還要有安全庇護點。
所以他們首先就會尋找重要的交通節點,在節點處定居下來,並不斷遷徙聚居,這樣就會在當地形成粟特人族群。
第一個節點就是碎葉,所以碎葉有大量粟特人生活,然後在安西和北庭也有好幾個節點,安西的龜茲、若羌和疏勒,龜茲的商業十分發達,和粟特人在這裡聚居有關。
南線若羌四城中的三城都是粟特人所建,不過西海線被切斷後,現在若羌的粟特人已經不多了,很多粟特人都遷到了龜茲。
至於疏勒,它的名字就是粟特的音譯。
然後是北線的高昌,以及河西走廊的敦煌和張掖,這些都是粟特人的節點,有大量粟特人聚居,尤其是張掖,它是粟特人的故鄉,那裡的粟特人特別多,安祿山、史思明、安思順都來自張掖。
所以安西軍中有很多粟特將領,一點都不奇怪。
歷史上,畢思琛後來成為安祿山的手下大將,也就很順理成章了,他們都是粟特人。
當然,並不是所有粟特人都有反骨,像中唐名將李抱玉和李抱真,他們其實也是粟特人,來自張掖名門安氏,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粟特安國人。
畢思琛知道康懷順這時候到來,必然是有重要訊息,他連忙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康懷順急道:“于闐那邊傳來訊息,且末和若羌那邊的吐蕃軍隊被一支來歷不明的唐軍全殲了。”
“什麼?”
畢思琛大吃一驚,他急問道:“王滔怎麼會知道?”
要知道于闐鎮到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