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五彩落水全生定 媚姐思兒得受病 (第3/5頁)
【明】清溪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育成人,庶免兒輩們嗟怨,不知你心下何如?”媚姐道:“員外張主不差,但孩兒甫及四歲,遠寄他人,妾身怎生割捨?”瞿天民道:“我年逾古稀,風中燭焰,倘有不測,你婦人家怎防備的許多?不如寄養劉侄之處,我也死得瞑目。”媚姐道:“員外收我進房,懷孕已來,人皆欣喜。兩位郎君平素純厚,更不必說得。只有大娘子,屢屢生心戕害,難逃員外洞察,天幸不墮羅網,致有今日。寄養劉官人處,諒無妨害,但託付老成的當人送去方好。”瞿天民道:“汝言正合我意。”當下留下差局住了數日,一切書禮盤費打點停當,選定出行吉日,著老蒼頭瞿朝夫妻二人,和劉家人役同護送廷柏起程。瞿瑴、瞿璇見了,驚惶諫阻。瞿天民道:“汝弟兄之心,我豈不知?但柏兒眉連眼豁,不利於骨肉,我這一點念頭,只為彼此有益也。”兄弟二人暗會父親主意,不敢多言,暗暗垂淚而已。一家大小直送出溪口下船,方才回家。這媚姐淒涼悲切,寢食皆廢。瞿天民再三寬慰,漸漸平復,不題。
再說瞿朝夫妻兩個領著小主,一路用心調護,不一日已到舒州界口,差局人役先自入城報知去了。少頃,只見數名人夫推著一輛小車兒,牽了一匹騾子,到河口來攙扶一行人上岸。
瞿朝騎了騾子,令妻子抱著瞿琰,坐於車上。眾伕役挑了行李,一齊奔入城來,徑進私衙。劉仁軌見了,即將瞿琰抱於懷內,這瞿琰說笑宛如在家的一般,合衙盡皆歡喜。過了數日,劉仁軌取錢僱了一個養娘伏侍,然後發付瞿朝夫婦起程。自此後,兩下書信不絕。
正是光陰迅速,又早過了五個年頭。此時瞿琰年長九歲,隨著劉仁軌遷住萊州刺史衙裡,請一位師長教瞿琰肄業。此時是正月初旬立春前一日,年例迎春作慶。劉仁軌令幹辦抱著瞿琰在衙前看春,忽見一老僧,長眉大臉,胸前掛一化緣簿子,手持竹杖,緩步走至衙門首,見了瞿琰,忽失聲道:“汝原來卻在這裡!”瞿琰見了,也不覺踴躍歡笑。那老僧一徑踅入府廳上來,門上人役喧嚷攔阻。劉仁軌坐在堂上,遠遠見這僧人生得古怪,喝眾人毋得阻當,令這僧人進來。老僧直入廳堂上,對劉仁軌深深打了一個問訊。劉仁軌還禮道:“你這僧家何寺掛錫,撞入公廳,有何話說?”和尚道:“老僧修梵於四川峨嵋山,近因尋禪訪道,雲遊天下。適偶行至貴治,見公子相貌,乃一大貴人,但氣色不祥,必遭大厄。山僧意欲暫領公子方外雲遊,消此宿孽,不過三兩月之間,即當奉璧。”劉仁軌道:“此子乃伯父之重託,寄居於此,焉可頃刻相離?這老僧不知進退,一出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