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想在其中有所瓜葛,但今日大本堂又少了幾名學子,其中就有和他交好的程聰,這讓他實在是按捺不住。
待上朝的大臣們各自前往官署,朱允炆確定今日並無大臣在早朝上被遷怒斬首,便確定了今日皇祖父的心情應是不錯的,放下了心,掉頭撿了條路往御書房而去,一路上所遇的太監宮女均側身低頭向他行禮,連侍衛們都沒一人敢攔阻於他,他們這些在宮中行走的人好像更能體會到外廷的動盪,連那些高官貴族們都朝不保夕,更何況他們這些下等人。
朱允炆一路暢通無阻地來到了御書房,守在門外的是皇祖父最信任的太監而聶,朱允炆和他低聲問了好,後者極是受用他這種態度,溫和的讓他先進暖閣等候,在快步走進去通告,朱允炆站在剔紅錦地嵌百寶屏風外,隱約可以聽見皇祖父的聲音,不一會兒而聶便走了出來,朝他點了點頭。
朱允炆察言觀色,覺得而聶的表情平和,便知道今天皇祖父的心情確實不錯,這才放心走進去給皇祖父請安。
朱元璋今年已經六十三歲,是知天命的年紀但看上去依舊是精神矍鑠(jues huo,事必躬親。朱允炆請完安後抬起頭來,發現自己的父親果然在御書房內,而坐在御案之後的皇祖父依舊手中拿著他那把扇子,不管現在已經是寒天地凍,從不離手。
“允炆 ,你來得正好。”朱元璋慢慢的搖動手中的摺扇,帶起的風讓他鬍鬚緩緩飄動,雙目微閉,看上去平靜而祥和。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位大明帝國的主人卻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無害,只聽他徐徐說道:“你今年已經十四,在大本堂學了那麼久,也應該懂點朝堂上的事了,你覺得李善長一事如何?”
這是一個極難回答的問題,但朱允炆主動來這裡,便早備著被皇祖父提及此事,所以迎著一旁父親擔憂的目光,朱允炆平靜回答道:“皇祖父行事自有道理 ,只是牽連的人太多,恐怕會有違天和。”
朱元璋搖動扇子的手微微一頓, 微閉的雙目緩緩睜開一線,不知喜怒。
朱允文此時卻看到了御案之上不該出現在這裡的一件東西。
這裡是大明帝國最豪華的宮殿,殿頂上上有精緻的斗拱和鑲金的天花藻井 ,撐殿的圓柱重簷上都盤著金龍,腳下踩的是波斯長毛地毯,桌上擺的是絳州澄泥硯,彭氏湖州筆,還有洪武年間新燒製的洪武青花瓷筆筒等等林林總總價值連城的器物,可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居然有一根荊棘擺在御案之上,顯得尤其格格不入。
此物為何會出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