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4/12頁)
眉眼繾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能想到的,沈元白只會更早籌劃。
沈家應該是有些人脈在,還有沈元白自身也有不少戰友在各地,看顧一個人這點小事並不是什麼麻煩事。
蘇娉放下心來,“那就好。”
她對這位素未謀面的謝家姐姐很好奇,同時也佩服她的乾脆果斷,在那麼危急的時刻,還能顧及昔日好友。
這種清醒冷靜她很欣賞。
因為牽及到大哥,更是感興趣。
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和這位謝家姐姐見一面。
時間這麼一天天過去,蘇娉因為編寫過現場急救的手冊以及提出如何治療緩解戰場應激障礙並且投入實際應用,野戰醫院的首長對她很是青睞。
眼看著她的實習期就快結束,秦副院長卻有些不捨得放人了。
南城醫藥協會的孟原也很會找時間點,一直沒有來問她要當初的資料,而是在她畢業前一個月才來東城。
再次向她丟擲橄欖枝。
“我不要求你來醫藥協會任職,只想你掛個名,在醫藥協會有所需要的時候,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好。”
在她關於治療預防戰場應激障礙的方案提出並且實施,且證實確實有用的時候,很多機構單位都有了招攬她的心思。
心理醫療站的模式也在各大軍區實行,原先醫療站裡那一批人也被分散到各地,幾乎每一個月就要換一批人。
蘇娉笑著把資料遞過去,“我可能沒有太多時間顧及協會的事務,等結束軍區的實習,我會去東城研究所報道。”
張輕舟已經開闢了一間單獨的實驗室,就等她過去了。
師徒倆的默契是旁人難以比擬的,摸透了對方的脾氣秉性,都是能沉下心做研究的人。
不止東城有研究所,南城、北城、西城、東南、西北、西南,到處都有醫藥研究所。
但是蘇娉只會去老師在的地方,張輕舟之前從東城大學辭職去研究所也是提前為她探路。
中西醫結合他們其實只是開了個頭,證實可行,並沒有深入,這些只能交給剩下有這個志向的同行。
師徒倆都很清醒,要做什麼有明確規劃,不會為圖名利大包大攬,會及時而退。
張輕舟時常以這個學生為傲,她這個年紀能想得這麼通透實為難得,而且師徒倆前進的目標一致,再加上兩家的關係,還有他照顧後輩侄女的心思。
倆人都互相信任,關係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