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自點兵,然後武將們上來稟報,如同平日的樣子。然後郭紹只道:“依令行事。”
當下中軍營寨內擂鼓一通,郭紹拿出一本寫得亂七八糟的冊子來,下令道:“著令第三軍董遵訓部馬兵向北趨近,草人靶子便是敵軍,搜尋敵軍作戰!”
傳令兵很快拿了軍令攜令旗策馬而上。不多時,果然見左翼中路馬軍開始運動,馬蹄轟鳴中千騎出動。郭紹見狀十分高興,很快又下令楊彪部五指揮跟進“增援”馬兵;鄧飛部馬隊自右翼迂迴“合擊”。
諸部到達戰場後又派傳令兵回來稟報狀況。
郭紹接著開始下達一兩個假軍令,派出去的不是傳令兵、而且沒有加蓋中軍印信和簽名。
後來,命令便越來越複雜;軍令大量闡述中軍的“意圖”,下令各部臨時判斷形勢自行運動……不過情況不容樂觀,沒到中午各部就開始亂跑了,因為一些模稜兩可的軍令讓武將們感到很困惑;也有別的原因,簡陋的條件限制、演練準備也不好,諸將根本想象不出什麼形勢。
不過總體效果還是不錯,傳令系統很快,只是大夥兒還不是很適應。
接下來郭紹隔三岔五便聚集軍隊進行演練,並時常召集那五六十個武將商議總結“作戰意圖”。各次假象的戰役都選擇熟悉的戰鬥經過,諸如攻蜀國的數次大戰、淮南各次戰役,進行模擬調動。
郭紹在中軍召集眾將時說道:“今後的軍令可能也只是描述意圖,因為戰場上形勢千變萬化,中軍幕府無法及時瞭解狀況……就比如咱們要在某處伏擊敵軍,我叫你,羅彥環去路上埋伏;結果你發現敵軍不從那條路走,難道還要趴在那裡傻等?”
眾將一聽應該都明白了,頓時一陣鬨笑。
郭紹道:“所以我只會派人傳令,羅彥環你派人去某個地方設伏。咱們的意圖就是伏擊,怎麼伏就得靠羅將軍按照形式、臨時決斷。然後你派斥候發現了敵軍動向,只要想辦法達成了伏擊的意圖,那便算遵照軍令立功了。”
郭紹又道:“今後我們左廂嘉獎封賞將士,除了斬獲,主要看是否完成作戰意圖。諸部為一體、目的是打贏一場仗;不然某一部斬獲再多,但全軍潰敗,又有何用?”
虎捷軍在祁州城外駐紮,短短時間內,郭紹幹了不少事,把左廂的軍法規矩都改了個七七八八。
他把原來一些小圈子裡的規矩擴充套件到六個軍,戰後得到朝廷封賞之後,分好處和錢財涵蓋死傷的將士,並從軍中的軍餉賞錢裡算出一部分對家眷進行撫卹……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