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4頁)
流浪的十七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孟靈啞然失笑,這傢伙貪戀榮華富貴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自己稱他先生,他卻自稱在下:“先生不用多禮,我知道先生有治世之才,但我想請教先生,為什麼舍儒家而學法家。”
李斯大驚失色,荀卿是儒家大儒,自己是荀卿弟子,秦國都知道自己是個儒生,誰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是外儒內法,但是二公子這樣問,必定有其用意。
自己和尉繚結伴同行,並肩而立,和都尉起爭執的是自己,他不先詢問自己,反而先安撫尉繚,說明他對尉繚重視的程度遠勝自己,他說自己有治世之才,而尉繚是兵家大家,說明這個二公子務實而不弄虛,李斯心思猶如電轉,到讓尉繚有些好笑。
李斯在秦國獻計獻策,有些讓尉繚都很敬服,但是這個同伴利祿心太重,呂不韋權傾天下之時,就和呂不韋交好,現在秦王親政,他又對秦王獻媚,這次的逐客令,主要針對他這樣搖擺不定,站不住腳跟的人,自己只不過是遭了無妄之災。
但二公子問的也很奇怪,墨家和儒家並稱當代二大顯學,法家並不突出,但二公子竟然問他為什麼舍儒而學法,這本身就有考量他的意思。
尉繚看向將閭的目光,已經有些恭敬,這個八歲的小孩子,思維之敏捷,見解之獨特,世所罕見,簡直和秦王別的公子不可同日而語。簡直就是一個胸有珠璣的智者。
他已經可以預見,如果李斯回答的不能讓這位公子滿意,恐怕就是有驚世才學,也得被這位二公子轟走。
李斯沉思半晌才道:“儒家學說雖然博大精深,但現在使用他來治理國家並不合時宜,所以在下才捨棄儒家而學法家。”話一出口,李斯也是心如擂鼓,忐忑不已,這句話雖然精短,但卻是自己參悟所得,戰亂七國,連年戰禍不斷,這也讓黎民養成彪悍好鬥的性格,這在秦國尤為突出。
儒家學說提倡禮義仁信智,提倡恢復古風,重新回到周天子那種無為而治的年代,讓黎民百姓用禮義仁智信自我剋制。
但是在秦國,除了貴族偶爾讀書寫字,黎民大多一字不認識,而且秦國民風剽悍,如何明白什麼叫禮義仁智信,知道什麼叫剋制,都是一怒拔劍,拼個你死我活。所以李斯提倡建立嚴格的法律來約束黎民百姓的行為日常。
但是這個八歲的小公子能夠理解自己一番苦心嗎?李斯心中忐忑難安,不是偷眼看一眼將閭。
孟靈哈哈大笑,又將李斯扔在一邊,轉身面對尉繚:“先生的宏圖抱負,目前不可達到,現在七國之間相互征伐,戰亂不斷